爱奇闻

势不两立什么意思?势不两立典故出处介绍

2021-01-02 人文历史 势不两立什么意思?势不两立典故出处介绍

今天来为大家讲讲势不两立这个成语的意思,还有背后的典故故事。势不两立算是一个比较高频的成语了,大家在上学的时候应该也会学到,所以重点是将这个故事。背景发生在三国时期,当时孙权说了一席话,怒斥曹操暗贬刘备,最后太高了自己。其实古人讲话就是喜欢这个样子,各种明朝安讽,说了你还要想半天他说的人到底是谁。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孙权到底说了什么吧。

势不两立什么意思?势不两立典故出处介绍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周瑜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主人公为孙权。原文如下:

瑜曰:“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矒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闲,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禽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权曰:“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

势不两立什么意思?势不两立典故出处介绍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周瑜说:“如今曹操尚未完全平定北方,马超、韩遂还在关西,这是曹操的后患。另外,曹操舍弃鞍马而依靠水军,来与我们熟悉水战的吴越之人进行较量,这并非中原人的长处。再说现在是寒冬季节,战马没有干草可喂,驱使中原的士兵千里迢迢来到江南水乡,他们不服水土,一定会患上疾病。这几种情况都是用兵的大忌,但曹操却全都违背了。将军擒拿曹操,现在正是时候,请给我精锐军队三万人,进驻夏口,我保证为将军打败曹军。”

势不两立什么意思?势不两立典故出处介绍

孙权说:“老贼曹操企图废掉汉朝皇帝而自立为帝的野心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之所以没有这样做,是因为畏惧袁绍、袁术、刘表和我。如今另外三人都已经被曹操歼灭,只有我还健在,我与曹操不可能并存,你主张抗击曹操的意见十分符合我的心愿,这是上天派你要帮助我呀!”本文要说的成语,是孙权口中的“势不两立”,意为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战国策·楚策一》中的“秦之所害于天下莫如楚,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

势不两立什么意思?势不两立典故出处介绍

这个成语故事发生在赤壁之战前夕。曹操攻占荆州,诸葛亮奉命来到江东劝说孙权联合刘备一起抗曹。对于诸葛亮的慷慨激昂的一番说辞,孙权心中还是有很大顾虑的。而周瑜的一番话最终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赤壁之战也因此爆发。

为何孙权听完诸葛亮的说辞后心中仍有顾虑呢?道理其实很简单,虽然诸葛亮说的很有道理,却无法掩盖一个事实:刘备集团实力太弱,根本没有能力与曹操抗衡,战事一旦爆发,所有的压力都会集中在孙权身上。也正因为如此,孙权才会说出曹操所忌惮的人仅有袁绍、袁术、刘表和自己。至于刘备的能力和实力,孙权心中是一清二楚的,他并没有将刘备放在眼里。从这个故事也可看出,真正说服孙权抗曹的是周瑜,与诸葛亮并无多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