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闻

死不瞑目什么意思?死不瞑目典故出处介绍

2021-01-02 人文历史 死不瞑目什么意思?死不瞑目典故出处介绍

死不瞑目这个成语大家肯定都认识,算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成语了。但是你知道死不瞑目的典故出处么?这次就为大家专门讲讲死不瞑目背后的故事。这个典故发生在三国时期,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集合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但是这些诸侯当中只有孙坚一人肯全力出战。而孙坚在此次战役中发生了一件事,诞生了死不瞑目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事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死不瞑目什么意思?死不瞑目典故出处介绍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时间是在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主人公是孙坚。原文如下:

卓惮坚猛壮,乃遣将军李傕等来求和亲,今坚列疏子弟任刺史、郡守者,许表用之。坚曰:“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县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岂将与乃和亲邪?”复进军大谷,拒雒九十里。卓寻徙都西入关,焚烧雒邑。坚乃前入至雒,脩诸陵,平塞卓所发掘。讫,引军还,住鲁阳。

死不瞑目什么意思?死不瞑目典故出处介绍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董卓畏惧孙坚的勇猛善战,派遣将军李傕等人前来和亲,让孙坚列出自己的亲属名单,许诺将他们分别晋升为刺史、郡守等职务。孙坚表示:“董卓违反天命,毫无道义,颠覆皇室。我今天不诛灭你的三族、将你悬首以示全国,就算是死了也部门闭上自己的眼睛,哪里还会与你这样的人和亲呢?”

于是,孙坚率部进军大谷,距离洛河仅九十里。董卓随即迁都西入函谷关,放火烧毁京城洛阳。孙坚又率部占领该城,修复汉朝皇陵,平整、封塞被董卓掘开的陵墓。整修完毕后,便率部返回鲁阳。

死不瞑目什么意思?死不瞑目典故出处介绍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孙坚口中的“死不瞑目”,意为死了也无法闭上眼睛,比喻虽死而心犹未甘。这也是由孙坚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说完了成语,再来说说这个故事的历史背景。时值关东联军讨董之际,联军将领曹操、王匡等人先后被董卓击败,关东诸侯畏惧董卓,纷纷避而不战。声势浩大的讨董之战一时间忽然停顿下来。就在这个关键时刻,长沙太守孙坚来到了前线。在与董卓所部经过几次战斗之后,孙坚发现了对手的弱点,并随后在阳人地区取得大胜,斩杀董卓手下都督华雄,并击败了吕布。

死不瞑目什么意思?死不瞑目典故出处介绍

孙坚的连战连捷让董卓非常恐慌。于是,董卓便派遣李傕等人前来进行拉拢。而孙坚的回答也非常干脆,不杀董卓死不瞑目,董卓的图谋破产。为了避开孙坚的锋芒,董卓不得不将汉末朝廷从洛阳西迁至长安。可以说讨董之战的胜利几乎是孙坚一人的功劳。

只可惜数月之后,关东诸侯出现内讧。孙坚加入了袁术集团,与袁绍、曹操等人发生武装冲突,结果死在了袁绍的盟友、荆州牧刘表之手。假若孙坚不死,汉末局势将会更加复杂,曹刘孙三足鼎立的局势能否形成,都将是个巨大的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