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曾适合生命存在 火星上是否存在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一直是人类试图揭开的谜底。对于这个疑问,“好奇”号火星车在火星探索7个月后,科学家给出肯定的答案。美国航天局12日宣布,“好奇”号火星车对火星基岩样品的分析显示,火星古代环境确曾适合生命存在。
“好奇”号利用机械臂末端的钻头钻取了火星表面一块基岩的样品,这也是人类设计的机器人首次获取火星岩石样本。“好奇”号配备的火星样本分板仪、化学与矿物学分析仪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样品中含有磷、氮、氢、氧、碳,这些都是支持生命存在的关键化学成分。
目前,科学家一直在火星表面进行探索,希望能发现生命的“蛛丝马迹”,但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6日报道,中国香港大学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指出,火星表面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值得怀疑,到其地表之下搜寻可能更靠谱,火星上的热液系统值得关注。
香港大学地球科学与空间研究实验室的约瑟夫⋅米卡斯基博士和同事在《自然⋅天文学》2月刊上撰文指出,在过去25亿年里,地球表面生命的繁衍生息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光合作用的演化。由于太阳光、地表水、适度的气候条件和地球磁场的保护,地表生命种类多样且生机勃勃。但火星表面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宜居环境。
他们的研究表明,在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火星可能极其寒冷干燥。只有在短暂的气候变化过程中,火星表面才有丰富的液态水。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火星上没有生命存在。在最近发表的以米卡斯基为首的另一篇文章中,研究人员指出,在火星表面寻找生命前景黯淡,生命出现于地下的可能性更大。
研究指出,地球上的生命可能始于热液系统(热水与岩石发生反应的环境),并且有许多证据表明,如果火星上很多地方存在热液环境,生命可能起源于这种类似地球的环境。他们认为,要想了解地球上的生命如何形成,我们应该忽略火星的表面环境,并重点探索热液矿床。
在实验中,米卡斯基团队使用遥感和红外光谱来探测火星。根据航天器在火星上收集的红外数据,可以解释那里有何矿物,并描述古代热液系统的地质情况。
米卡斯基说:“我们正在接近能够探测到火星上远古生命的证据,更重要的是,可以探测到生命形成的化学基石。最新研究将有助于我们理解生命如何诞生,不仅在地球上,而且在其他星球上。”
在生命起源的研究中,科学家提出了一个“焦油悖论”,该理论认为早期生命物质都是由有机体组成的,在外部能量源的作用下,有机体并不会向生命分子方向演化,反而会变成焦油类物质。此外,火星陨石的研究还发现,早期火星上存在硼元素是生命分子启动的关键因素,由此引发了第二个悖论,即某一时期的地球几乎被液态水覆盖,阻止了一定浓度的硼形成,该物质只发现在一些非常干燥的地方,比如死亡谷,由此科学家认为早期地球上不具备启动生命进程的条件,反而在湿润的火星更具有这样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