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的大海深处埋藏着许多沉船、宝藏、历史文物和故事。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救捞队伍的逐步壮大,救捞人走向深蓝,他们凭借精湛的技术和无畏的勇气,完成了一次次不可能完成的救捞行动。
让我们通过救捞老物件,挖掘历史足迹背后的珍贵宝藏,寻找救捞人挑战深海的精神力量。
打捞“阿波丸”轮船头。
走进中国救捞陈列馆,一个个摆放有序的老物件在静静地诉说着中国救捞厚重的历史。在一个不太引人注目的角落有一个展台,里面摆放着“阿波丸”轮的船钟,看上去只是一座普通的船钟,然而,其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在中国救捞事业史册上,占有重要地位。
“要把中央派下来的任务完成好”
“阿波丸”轮是一艘万吨级日本籍客货船。当时光的指针重新拨至1945年4月1日深夜,由新加坡驶往日本的“阿波丸”轮满载9812吨货物,航行至福建省牛山岛以东海域,被美国巡航潜艇发出的鱼雷击中沉没。2009名乘客和船员除1人获救外,其余人员全部随船葬身海底,引起国际社会的巨大震惊。
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1977年3月,由交通部、海军共同组织实施,开始正式独立自主打捞“阿波丸”轮。这一打捞工程被命名为“7713工程”。
牛山海域终年狂风肆虐,波涛汹涌,每年7至9月是台风登陆最多的季节,对打捞作业构成了很大的挑战,沉船海域浪大风急,打捞难度大,沉船浅的部位距离水面45米,最深处距离水面69米。整个船体陷进海底淤泥15米深,船内各舱灌满了泥沙。按照相关规定,潜水员空气潜水最深只能达到50米,这样艰巨的任务,在我国潜水史上还是第一次。
打捞首先需要确定沉船位置,需要潜水员下水探摸。“阿波丸”轮沉没海底32年,已经深陷在淤泥里,沉船被渔网缠绕,沉船区域充满了未知的凶险,当时身为队长的马玉林第一个下水。“之所以第一个下水就是因为会很危险。我的潜水级别是最高的,时间也最长。”原上海救捞局J301船潜水大队队长马玉林回忆说。
1977年5月4日,打捞正式开始,600多名潜水员参加了水下作业,由于当时潜水装备条件简陋,马玉林和队员们穿戴的一套潜水装备总重达130多公斤。穿着这么笨重的设备在海流中爬行,既要承受海水的压力,又要进入沉船探摸捞货,需要潜水员具备超强的体能和心理承受力,有时潜水员还要冒着付出生命代价的风险。
为了避免风险,马玉林和同事们一天只能下水一次,一次不能超过30分钟,最深只能潜到水下50米,因此潜水员被分成4个组,每组七八个潜水员轮番下水作业。
尽管条件艰苦,但是打捞队员们激情高涨,几个打捞小组争先恐后开展打捞竞赛。潜水员在船舱里找到了大量橡胶和锡锭,每块锡锭重37公斤,每桶橡胶重50公斤,一个潜水员潜水一次就要搬几百公斤的锡锭。原交通部上海救捞局潜水员顾明宏最多一次搬了39块锡锭。他说:“我搬完以后,就像喝了一斤半老白干一样,人都糊涂了。唯一的意识就是想赶快上来。”
“大家憋着一口气,要把中央派下来的任务完成好,不要给国家丢脸。”马玉林说。
“打捞时间之长规模之大,世界罕见”
传说中,“阿波丸”轮上装有白金10吨、黄金40吨、锡锭17吨、橡胶17吨、珍宝50箱等货物。马玉林回忆说,他当时想抱金娃娃上来。
从1977年至1980年,打捞工程进行了3年多,600名潜水员共进行空气潜水作业136004人次、6138小时。下潜次数、深度及水下作业时间,在我国潜水史上还从未有过。
他们打捞起大量死难者、遗物和货物。据统计,共打捞“阿波丸”沉船死难者的遗骨370具和私人遗物218项、计1683件,这些遗骨、遗物分三批移交给了日本,彰显了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此次打捞还捞出5418吨货物,其中仅锡锭一项就达2872吨。1979年打捞上来的物资拍卖了5000万美元,这笔钱用来购买了起重量为2500吨的海上自航浮吊船“大力号”。
1980年一只船钟被打捞出水,上面清晰地刻着三个字“阿波丸”,证明了在水下沉睡32年之久的沉船正是“阿波丸”轮。1980年7月6日,打捞领导小组决定,把“阿波丸”轮驾驶舱局部起吊出水,沉没海底35年的“阿波丸”轮船头破水而出。马玉林说,他们拼命地找,也没找到黄金,只发现了一枚很小的黄金戒指。
历时近4年的打捞“阿波丸”轮工程,虽然没有打捞到传说中的贵重物品,但收获还是很大。
这是当时我国打捞历史上最大的打捞工程,打捞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在世界打捞史上都是非常罕见的。通过此次打捞,还锻炼、培养了一支深水打捞队伍,提高了潜水员的作业技能,为我国打捞事业积累了宝贵财富。比如,作业人员大胆革新,采取了多船同时作业,创造了大揭盖、抓斗捞货等新方法;采取了深水分段解体沉船,首次使用2500吨大浮吊吊起船艏,突破了传统的作业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等。
“阿波丸”轮船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