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闻

历史教科书上的康有为真的是“康圣人”?为何有人说他道德人品都败光了

2021-01-11 世界之最 历史教科书上的康有为真的是“康圣人”?为何有人说他道德人品都败光了

康有为,清末维新派领袖,发动“公车上书”,与梁启超领导“戊戌变法”,在历史教科书上一直作为正面人物出现,学生众多,声望甚高,因是广东南海人,当时曾有“南海圣人”之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谁不知道中国有个“康圣人”?

c83d841a8914a34337be3a016c373fb5.jpg

教科书上一般给予康有为极其正面的评价:康有为是清末民初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在19世纪的最后几年,他领导了中国知识界的启蒙运动。先是1895年的“公车上书”,其后,他以上书和进谏的方式掀起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体制改革。在康有为之前,从来没有一个思想家敢于像康有为那样把他们改革中国政治体制的建议和设想反复向皇帝提出。在我国历史上,他首次倡导了政治体制上的中西结合,最早在中国提出了立宪政体,并提出了具体的宪政方案:兴民权、设议会、进行选举和地方自治,在坚持儒家传统和帝制的前提下,逐步学习西方的立宪经验。同时,他写的一些书,像《大同书》,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黑暗,否定了封建纲常名教,倾诉了人民的苦难。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对中华民族的觉醒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eeee7613a056100bec893ecafbffe431.jpg

那么,康有为和教科书有哪些不同呢?

第一,攀附权贵。仕途不顺的康有为一直没有中断在京的政治活动,为攀附翁同龢,康有为游历北京时写了《广艺舟双楫》一书,将翁同龢父子吹捧为大书法家。翁同龢因此接见了康有为,还把他推荐给了光绪帝。除了攀附高官外,康有为每次进京都会给各级京官写信讨钱。若有人给他12两银子,他就称其为“大贤”;给他八两、四两,他就称其为“大君子”。

第二,著作抄袭。《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都是康有为的代表作,被后世捧为国学名著,涉嫌抄袭张之洞门生廖平的《知圣篇》和《辟刘篇》。康有为曾拜访广州一位经学大师廖平,书中观点也多是借鉴廖平所写的两本书。

第三,提倡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制,可是自己却妻妾成群,且处处留情。被称为改良主义者的康有为,曾大声疾呼在中国废除一夫多妻的封建恶习,倡导西方的文明的一夫一妻制,但他自己却前后娶了一妻五妾。康有为19岁时,与22岁的张云珠结婚,为康有为生下4女1男。康有为39岁时又娶了18岁的梁随觉为一妾,梁随觉为康有为生下了2女2男。康有为51岁,在海外流亡时又娶17岁的中学生何旃理为二妾,她为康有为生了1个儿子、1个女儿。康有为53岁时又娶日本女佣16岁的市冈鹤子为三妾,市冈鹤子为康有为生了1个女儿。 60岁时,康有为又娶年轻的廖定征为第四妾,廖定征也为康有为生了1个女儿。62岁时,康有为又娶年仅19岁的张光为五妾。

第四,“公车上书”真实性存疑。根据黄彰健《戊戌变法史研究》、张建伟《温故戊戌年》等著述提供的史料,1895年5月,康有为所谓的由他个人“发动十八省一千二百多举人联名公车上书”实际上是假的,人数是虚拟的。实际上康有为当时并没有真正实行“上书”!他只是在松筠庵门前联络了一些各地赴京的举人,商议准备上书。但终究没有实行。原因是康有为从一个内线太监那里得知他考中了进士,如果他带头上书,眼看就要到手的“进士” 功名就会取消,于是他临阵退缩了。

第五,教科书上的康有为流亡国外后,到处演讲营救光绪帝,但真实历史上他伪造了自己和光绪帝的合影,以及衣带诏,利用海外华人的爱国之心,骗他们说自己要用钱回国营救光绪帝,募集到了一千五百万元的巨款。

9a53c43a178fc13f69486f5adc45f31b.jpg

康有为的功绩是否曾被夸大?今天的人们对康有为究竟是否又过于苛刻?时间会还历史一个公道,相信随着历史学家的研究,我们会看到对康有为的客观评价。

余英时先生在论述宋代政治文化的时候,把士大夫分为两个壁垒分明的阶层:职业官僚和以弘道自命的士人,假如这一模式也适用于清末,则康梁显然属于以重建治道自命而又身处“体制外”的知识分子。然而,这部分人身上,有时又也存在宏大的目标与责任和自身性格缺陷之间的矛盾。章诒和对罗隆基有句精辟总结:“他是坦荡荡的君子,也是常戚戚的小人”,何尝不可以说,康有为既是理想之“圣人”,又为一实践之庸人呢。

9e646c368f830ec42b67b0626fcbb7f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