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这个人在历史上可以说是臭名昭著的,人们对他的认识就是所谓的“袁世凯复辟”,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这个事件也成为了现代人对袁世凯的基本认识,袁世凯在1916年去世,袁世凯的后代也大多数生活在海外,还有一部分留在了国内,袁世凯有一妻九妾,因此他有一个非常庞大的家族,袁世凯他是一个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因为出生在河南项城,因此被称为袁项城,并且由于袁世凯的名声问题,世人对待袁世凯的后人会有不同的看法,本文将为大家揭露袁世凯这个人,并且介绍一下袁世凯的后代生活状况。
袁世凯出身河南项城的一个大家族,他的叔祖袁甲三官至漕运总督,参与镇压太平军和捻军,是这个家族的顶梁柱;他的生父是袁保中,为项城县的地主豪绅,捐了个同知官位,袁世凯既两度名落孙山,又不愿留在乡间做土财主,因此开始考虑在外闯荡。1882年,朝鲜发生壬午军乱,朝鲜国王李熙(朝鲜高宗)之父兴宣大院君李昰应利用军队哗变,成功夺权,他也和金允植、金炳始等多名朝鲜士大夫结为忘年之至交。他在朝鲜被称为“袁司马”。袁世凯因中日甲午战争事件受到清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的重视,同时也使日本人对袁世凯“憾之刺骨,百计排陷之”,他的同僚吴兆有等亦颇为嫉妒,攻击袁世凯“妄开边衅”、“擅挪军款”。直到甲午年日本挑起战争前还曾经多次派人暗杀袁世凯,只不过没有成功。
袁世凯在甲午战争前线负责后勤期间,便主张由他募兵并编练新式军队,但未被采纳,袁世凯颇为不满,曾抱怨说:“内赞人而不用我募兵,徒何益也?” 在甲午战争结束后,举国上下掀起了维新变法、救亡图存的浪潮,袁世凯亦是其中一员。1895年6月底,刘坤一、李鸿章、王文韶三名封疆大吏联名上奏折保荐袁世凯,于是光绪帝下旨命已回籍的袁世凯入京觐见。
1901年11月,李鸿章死去,袁世凯受命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次年实授,一跃而成为中外所瞩目的实力人物。1908年11月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病死,年幼的溥仪继位,改元“宣统”,其父载沣为摄政王。载沣因为反对袁世凯的很多新政措施,更因为戊戌政变一事,对袁世凯非常痛恨,成为摄政王后立即解除袁世凯的官职,1912年2月15日,南京参议院正式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依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内阁制,大大削减袁世凯的权力,但袁坚持于3月10日在北京就职中华民国大总统。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因尿毒症不治而亡,时年57岁。同年8月24日正式归葬于河南安阳市。
首先表现在于对袁世凯的主要污点如戊戌告密、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刺杀宋教仁、签订二十一条等事实真相进行澄清,其次是肯定了袁世凯在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各方面的近代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以及他维护国家主权所作的贡献,最后发展为对袁世凯的肯定评价。
正是由于袁氏北洋政府政治上的宽松政策,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代新文化大师脱颖而出;蔡元培成功地改造了北京大学;邵飘萍、黄远庸两大新闻巨擘一则则“独家新闻”、一篇篇时论文章众口交传;革命的报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言论、出版、结社自由;甚至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北洋时代的成长,也和袁世凯北洋政府宽松的文化政策、社会改革不无关系”。
袁克文是袁世凯的次子,他的生母金氏是朝鲜人,袁世凯在清末年间曾任驻朝商务代表,在那里娶了出身贵族的金氏,陪金氏出嫁的两个姑娘后来也一并被袁世凯纳为妾。袁克文生下不久,被过继给袁世凯宠爱的大姨太沈氏。袁克文是袁世凯的三姨太朝鲜人金氏所生,因为大姨太未生子女,所以克文从小便被过继给大姨太收养。大姨太对这个儿子十分疼爱,他提出任何要求都会得到满足。
生于1904年,其母是二姨太吴氏,袁克坚原本定亲徐世昌之女,待到该娶亲时,因袁家早已风光不再,徐世昌悔婚了。后克坚娶民国陕西督军陆建章的女儿陆毓秀为妻,生二子、二女,即长子袁家禧,次子袁家诚,长女家立,次女家文。
以上介绍的都是袁世凯时代的人物,后来随着袁世凯政权的倒闭,袁世凯的后代大多数现在生活在国外,只有少部分在国内,并且袁世凯的后代很多人都加入了其他国籍,但是依然有一部分人在对中国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并且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其中有著名的科学家,著名的医学家等,很多都是袁世凯后代的子孙,袁世凯虽然在历史地位上褒贬不一,但是他也是对中华的历史文化长河添砖加瓦了,其后代对社会的贡献也是不可磨灭的。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