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闻

在海洋生物体内竟检出了微塑料,令人意想不到!

2021-04-25 科学探索 在海洋生物体内竟检出了微塑料,令人意想不到!

  日前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我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去年从大洋深处带回了海洋生物。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4500米水深下生活的海洋生物体内,竟检出了微塑料。

  据了解,微塑料的概念是英国科研人员于2004年首次提出来的,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它体积小,肉眼往往难以辨别。2015年,联合国海洋环境保护科学问题联合专家组把海洋微塑料对海洋生物的危害程度等同于大型海洋塑料垃圾。

  据悉,中国第34次南极考察的科考队员在南极鲍威尔海盆通过船载泵,取得500升表层海水,通过过滤海水形成了滤膜。科研人员通过显微镜观测滤膜后发现,滤膜上有五六个小于0.3毫米的微塑料,其中比较明显的是滤膜中央的蓝色纤维细线,密度略高于大洋平均水平。据初步估计,这些微塑料很可能是纤维状的塑料绳。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南极海域发现微塑料,预警人类活动的污染已遍布全球各个角落。

  微塑料作为近几年提出的新概念对生物和海洋环境影响存在不确定的危害性。在2004年,科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正式提出这一概念。这些微塑料直径普遍小于5mm,同时这也是造成污染的主要载体。由于微塑料体积小,这也就意味着更大的比表面积,微塑料能吸附多氯联苯、双酚A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一旦微塑料和这些污染物相遇,正好聚集形成一个有机污染球体。微塑料相当于成为污染物的坐骑,二者可以在环境中到处游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