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北京3月6日电 (记者陈瑜)全国人大代表、中山大学校长罗俊院士6日表明,“天琴一号”技能验证实验卫星估计本年年底前发射,该卫星将对高精度空间惯性传感器、无拖曳操控技能、微牛顿量级的推动技能、激光干涉仪等核心技能展开在轨验证。
罗俊介绍,坐落珠海的“天琴一号”地上观测台站现已根本建成,现在正在进行设备设备调试,行将运转。坐落深圳的空间引力波勘探地上模仿设备进入可研阶段。
此前,我国科学家团队于2018年在国内初次完成月地激光测距,5月21日自主研发的角反射器搭载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发射升空。罗俊泄漏,本年有望在国际上初次完成超越地月间隔的超长间隔激光测距技能。
罗俊介绍,引力波供给了有别于电磁波的世界勘探新窗口,敞开探究世界的新手法。比较地基引力波勘探器,空间引力波勘探臂长更长,能够勘探更低频的引力波信号,这对研讨世界构成与演化具有重大意义。一起,空间引力波勘探将牵引带动一大批高顶级核心技能的开展与前进,具有重要战略价值。
2014年,罗俊团队提出“天琴方案”,方案在10万公里高度的地球轨道上,布置3颗卫星组成臂长17万公里的等边三角形编队,建成空间引力波科学勘探系统,方针是勘探1mHz—1Hz频段的引力波信号,并使用引力波进行根底物理、天文学和世界学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