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在近期宣布了拍摄真人版的《花木兰》电影的计划,于是选角就成了广大影迷最关心的事。但是,由于担心迪士尼会选择白人女演员来饰演木兰,影迷们在着名社交网站Care2上发布了一封名为《告诉迪士尼你不想看到一个白人木兰》的请愿书,并在短短两天之内就获得了超过3万人的联名支持。
由于《花木兰》的故事源自中国古典民间传说,因此影迷希望尊重原着,邀请亚洲影星饰演。请愿者认为,白人影星长期在好莱坞商业大片中都占据着优势地位,尤其是迪士尼的各种“公主”都是白人。
事实上,在2013 年的好莱坞电影中,75% 的角色都被白人演员包揽,黑人演员占到 14%,拉美演员占 5%,而有台词的亚洲演员只占总角色数量的 4.4%。
以好莱坞中的黑人演员为例,在号称最少种族歧视的美国,黑人演员上位仍极其不易。如因在《乱世佳人》中饰演奶妈一角,从而在大牌云集的鸿篇巨制里脱颖而出的首位奥斯卡黑人获得者,最佳女配角哈蒂麦克丹尼尔,在颁奖礼上却被安置在后排的观众席上,完全得不到应得的尊重。至于第二位获得奥斯卡提名的黑人演员多萝西丹德里奇,与哈蒂麦克丹尼尔的得奖竟相隔了十五年。
即使在今天,黑人、亚洲人等人种的演员平均收入,仍然低于白人演员,在竞争残酷的好莱坞,非白人面孔的演员打拼仍然不易。
白人饰演全人类,抗日神剧也未能幸免
实际上,好莱坞已经不止一次激起影迷们的抗议,但仍然坚持“白人饰演全人类”的传统。近期,梦工厂让斯嘉丽约翰逊主演日本漫画改编的《攻壳机动队》女主角草剃素子,就已经引来了巨大争议。其它的事迹也是数不胜数,《最后的气宗》改编自亚洲文化题材的动画,三位主角都由白人饰演。《街头霸王:春丽传》中本来应该是亚洲人的春丽在电影里却被设定为中加混血,由白人饰演。《波斯王子:时之刃》波斯王子却由有瑞典和犹太血统的美国人饰演。除此之外,还有《攻壳机动队》、《法老与众神》、《蒂凡尼的早餐》、《决胜 21 点》,这些电影中都有原人物被漂白的情况出现。
不过,最让人意外的当属好莱坞当年的一部黑白抗日神剧《龙种》,这部根据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的同名小说改编拍摄的电影,充斥着外国演员扮演的中国农民以及充满革命斗争腔的英语对白,虽然电影本身的亮点也是颇多,女主角也是大名鼎鼎的赫本,但请一个更本土化的面孔,对好莱坞是否真的就有这么难?
中国演员的好莱坞打酱油之路
中国演员的好莱坞之路一向不顺,在欣赏荧屏大片时,偶尔才能见到中国演员的客串,俗称“打酱油”。这是由于什么原因?对此,演员们应该是深有体会,刘德华就曾在13年拒绝《钢铁侠3》开幕式时直言,“不感兴趣,好莱坞有种族歧视。”
不过,用“种族歧视”来解释中国面孔的缺失恐怕太过简单武断,无论从市场受众的接受情况来看,还是一个国家电影业发展时所展现出的软实力与核心价值,都影响了一部电影的人员配置,当然,美国电影业对其它族裔的刻板印象等负面情况也包含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