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冬天,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农民从一个大土台取土时,发现了大量古代的砖瓦。河北省文物管理处迅速派人来到现场。考古人员认为,现场出土的大瓦是宫殿才能用的大瓦。更让考古人员迷惑不解的是,这些大瓦都带有明显的战国时期的特征,而这里的古墓通常被认为是汉代的墓葬。
新的发现引起了考古人员的疑问:为什么战国时期的器物会出现在这里?古墓里到底埋藏着什么秘密?古墓主人又是何人?
正当层层谜团萦绕在考古人员心头的时候,一位村干部向考古队队长陈应祺讲述了一件往事。
原来30多年前,村里有个叫刘西梅的人,在庄稼地里挖出了一块大河光石,石上面刻有文字。石头上面刻的究竟是什么样的文字,这些文字与这些战国大瓦有没有关系?30年过去了,这块石头保存的是否完好?考古人员带着满脑子的问题,跟村干部一起来到了刘西梅家。终于找到了这块石头,石头上刻有两行共19个形似金文大篆的字,这是战国时期的文字特征。
考古人员向我国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求教。李学勤很快把河光石上的铭文翻译了出来,大意是:小臣公乘德,替国王看守园囿,为国王捕鱼,国王死后,还为他守护陵墓。今年龄已长,特意刻上这块石头,以便告诉后人。
守墓人留给后人的这段文字,证明了这里曾经是一个王家园陵的所在地。他究竟属于哪一个王国?2000多年前这片土地上究竟发生过什么?
原来在战国时期,在七国争雄的夹缝中,还存在一个中山国。
中山国从公元前506年立国到前296年被赵国彻底灭掉,共存世210年,演绎了几度灭国、几度复国的历史活剧,一度发展为仅次于“战国七雄”的千乘之国,其国土疆域扩大到“方五百里”,创造了辉耀战国历史的华彩篇章。
中山国都城灵寿,无论是城垣规模,还是繁华程度,都显赫一时,成为河北先秦时期与邯郸赵王城、易县燕下都齐名的三大古都之一。
然而,这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战国老八”,世人却知之甚少,以致长期以来被学术界称为“神秘王国”。考古人员又进行了大规模的田野调查,发现此处都是夯土层,断面有夯土层,地面有陶片,还发现陶窑的遗址。除了在古墓附近发现的大片夯土建筑区遗址,还发现了铸造钱币和烧制陶器的手工业作坊遗址。这些遗迹的出现十分符合一个城市区域划分的格局。
从发现的地下夯土城基来看,城垣呈不规则的三角形,南北长4.5公里,东西宽4公里,城墙厚约27米。城中有隔墙分东西两城,东城北部为宫殿区,南部为居住区,西城南部为商住区和农业区,中部是手工业作坊区,北部是王陵区。此时,考古队员们意识到,2200多年前消失的那个神秘中山国就在眼前了。
考古队首先对6号墓进行勘探挖掘,发现墓室格局果然呈中字形。中山国的面纱即将揭开,队员们发出了一阵欢呼。
在6号墓中发现了九鼎及六件山字形铜器。这种气势雄伟的山字形青铜礼器,类似于国家的国徽。它反映了中山国强烈而鲜明的山神崇拜意识和习俗,是一个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只能是中山国所独有。
然而,6号墓中的中山国国王究竟是谁?却一直没有发现相关的文字记载。人们把揭开中山国最后一层神秘面纱的希望,寄托在1号墓的挖掘上。令人遗憾的是,1号墓和6号墓一样,也遭受严重盗劫。从棺椁中获得文字信息的期望也变得更加渺茫。
考古人员细心检查整个墓室,发现石板底下有空洞的回声,果然在下面发现了两个宝库。数量众多的稀世珍宝终于重见天日。
首先露出的是国宝级文物——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案。这是我国考古史上第一次发现的先秦案架实物,其文物价值、史学价值、考古价值都无法估量。这件铜案虽然只有30多厘米高,但完成整个案座需要24次铸接,48次焊接,138块泥模,13块泥芯,工艺之复杂,制作之精美,实属罕见。用鬼斧神工来形容它可谓恰如其分。
在一个重28公斤的巨大铜方壶上面,刻满450个字的铭文,告诉后人这里埋葬着中山国的一位君王,他的名字叫“错”。另一件“刻铭铁足铜鼎”上面刻有77行469字的铭文,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战国时期字数最多的一篇铭文。文中提到“皇祖文武、桓祖成考”,说明在“错”之前, 还有文公、武公、桓公、成公四位先王。
1977年秋季,考古队在中山国的挖掘进入最后收尾阶段,一位工作人员在墓坑西边的角落里,发现一块扭曲的大铜板。这块长方形的铜板,长96厘米,宽48厘米,表面是一幅由金银线镶成的图案,旁边还有文字注释。这是国王错下的诏书,告诉后人要按照这个图来修建他的王陵。上边都标有具体尺寸。
这真称得上是一个意外收获。原来这块铜板是中国保存下来的最早的建筑平面图,也是目前惟一发现的中国古代王陵的建筑规划图。据科学家实测换算,此图按1:500的比例尺缩制而成,而且相当精确。
过去中国使用比例尺绘制地图的历史,以公元267年西晋裴秀为最早,中山国“兆域图”的发现,则把中国缩尺制图的历史提前了600多年。
2001年3月,中山国遗址被评选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
本文由奇闻吧(www.qiwen.tv)(www.qiwen.tv)网站编辑整理,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