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潜水员在维护海底光缆
每一秒钟,全球都有无数请求通过互联网得到执行,人们发邮件、看网页、用搜索,网络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不过,有很多人却不知道网络是如何搭建的,甚至有天真的人觉得信号是在空气中自由传播的,其实全球“万物互联”靠的还是一根根光缆,毕竟由卫星处理的数据只占到人类用量的1%。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下全球55万英里(约合88.5万千米)海底光缆的前世今生:
从基础原理来看,互联网的工作就是将信息从A点运到B点,而这些点就是IP地址。
全球各地的数据服务器
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会先到达互联网数据服务器,而这些服务器都生活在全球各地的数据中心里。2008年的数据显示,全球各地的服务器一年经手的数据量达9.5万亿GB,十年之后恐怕这一数字已经有了几何级增长。
由于地球是个水球,因此想让数据在全球流转就得跨越海洋。网络流量主要靠光缆是因为它们比卫星速度更快而且成本更低,不过,在海底布设光缆也不是件容易事,它已经花了人类大约20年时间,而且每年都需要大量维护。
如今,全球海底光缆的数量已经超过300条,长度已达55万英里(约合88.5万千米)。亚太经合组织的数据显示,97%的洲际数据都要靠海底光缆来传输。
如果将现有的海底光缆全部连在一起,都能去月球走个来回了,如果拿它们环绕地球,则可环绕赤道大约三圈。
世界上最长的一条海底光缆达2.4万英里,它于1999年正式投入使用,从德国一直延伸到韩国,同时该光缆还在新加坡南下,一直延伸到澳大利亚,整个过程中一共有39个大陆连接点。至于世界上第一条洲际光缆,则是1858年铺设完成的,它将爱尔兰和纽芬兰连接在了一起。
现在的海底光缆也分不同类型,其中最细的就像花园浇水的软管,最粗的直径可达3英寸(约合7.62厘米)。上图中最右边的光缆重量最轻,它主要用在深海中。海底光缆的核心是光纤,其外层则包裹着防水的凡士林和多层金属(铰接在一起)。
铺设海底电缆通常需要几个月时间,花费数百万美元。当然,还需要一艘能容纳超长光缆的大船。
有些光缆的铺设深度达到2.5万英尺(约合海底7620米),即使这样它们也有可能受到自然灾害、腐蚀、捕鱼甚至鲨鱼撕咬的伤害。为此,人们专门开发了光缆维修船,它们会将光缆提起,然后将其切成两半进行修复。每年,光大西洋中的光缆就会损坏约50次。
连接到陆地后光缆会被埋设在地下,而后通道全球各地的数据中心,地下光缆的维护可就简单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