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闻

一个在中国捡垃圾的法国人:它不仅是北京“银矿”,也是中国人无价的“银矿”

2021-01-11 世界之最 一个在中国捡垃圾的法国人:它不仅是北京“银矿”,也是中国人无价的“银矿”

看遍全球大片欣赏最美风景!感受人生意义!旅行摄影化妆后期攻略、资迅,技巧。我们口号,爱摄影,爱旅行,爱美丽,我们是时尚达人……。

instagram上有个账号“北京银矿”,上面发的都是表现八九十年代普通中国人日常生活的老照片

b047de8ba5b3938943cb4722ba82e32b.jpg

有意思的是,这些老照片原本都是从北京郊区的废品回收点找到、被北京人当成垃圾丢掉的照相底片。

经过电子扫描,那些原本即将被湮灭的记忆留存了下来,获得了另一种永恒的生命。那是对中国人旧日时光的影像记录,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似曾相识的场景

afd78b97cd75b35a31da116dc1b2efcf.jpg

分开来看,大多数照片都普普通通平淡无奇。但放在一起,一张一张看下来,慢慢地你会感到一种震撼和感动。一个个静默的瞬间连在一起,汇聚成一条奔涌的河流。出于好奇,了解了一下这个账号背后的故事。

3a4184e9779673ca1718effd9b1a1bab.jpg

原来,收集这些照片的是一个法国人,名叫 Thomas Sauvin,他给自己起了一个中文名字叫苏文。苏文从小喜欢中国文化,16岁便选修中文,不远千里跑来中国念大学。毕业后,选择定居北京,为英国出版商收藏各类中国影像作品。

7dd3fd72d4240351ed9504f800ffc9e8.jpg

6f633b084b95bd40de9f4a3ed8948b43.jpg

几年前的一天,他在网上搜索“旧底片”,结果在很多论坛和网站上都看到同一个人的留言:“收购旧底片,联系电话……”

苏文还以为有别的人也在和他抢这些旧影像,但等他联系上那个自称小马的人,却发现小马只是一个废品回收商。

f29090c8d649f1b8b7351b58e60831ec.jpg

于是他跑到小马住的地方,北京北五环外一个专业回收垃圾的村子。

村子里的每个人都回收特定的物品。小马回收的是废弃的胶片,然后用酸性溶液提取出银盐卖钱。

706975bc270a23d455b89bb22535482b.jpg

对于小马来说,这些胶片太普通了,家家户户都曾经拍过,它们的价值只存在于其中的硝酸银。

但是对于苏文来说,这些胶片最珍贵的地方,恰恰在于它们的普通,正因为普通,所以无比真实。

3dfa8eb129d94baa6a3acbb12f92d73e.jpg

他如获至宝地从小马手中买下了胶片,每斤1块钱。

就这样,苏文无意中挖掘到了一个蕴藏着中国人旧日时光的银矿。

从那以后,他每个月都会去找小马买底片,每次买上60公斤、80公斤。

每一张底片都做了电子扫描,然后分门别类归档。

f29f62ca9b1cf762d7cafd758fd73c34.jpg

这些照片绝大多数的拍摄时间,集中在1985年到2005年这二十年——1985年,家用照相机大规模进入中国人的生活;2005年,数码相机开始普及,胶片逐渐消失。

c08b1eb7659f7bd05d2fd91e92caf098.jpg

dbf5fcab751a3598705040d8fb329242.jpg

现在,苏文每个月能买到的底片越来越少。他说,“我觉得它们好像已经被丢完了。”不过好在,他已经收集到了50万张底片,足够构建出一个庞大的影像资料库。

fcee57da1922f635d52038d326c47ba5.jpg

6e7e43d09750969ae5f8223a7eb104bd.jpg

这些照片,记录了中国在快速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过程中,千千万万普通人的生活体验。

现在这些“中国垃圾”,开始令全世界瞩目,还登上各国报纸杂志,被大幅报导。他还在北京、香港、英国、美国、澳洲、新加坡等世界各地办过照片展览。

f7fb75abe4e58f495eab017c3dab398c.jpg

苏文想呈现一个真实的中国。这些照片记录了胶片相机盛行的那20年,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极速逆风翻盘的时代。他想,也许在记录这20年时光的废弃胶片中,藏着一副真正的中国面貌。

d16e70d722c51995a29d71bcafa3a694.jpg

697b9bbd02ca556f4c1691f0b66c0aea.jpg

但苏文想寻找的,正是这种被人们无意中遗忘的日常生活。

十几亿中国人的共同记忆

看这些照片,你会觉得太熟悉了。相隔千里的中国人,却有着出奇一致的生活痕迹。

8528f23b3945dfad0ccf3b2c35359ca1.jpg

e53529d244db6d224335cdcd6e154629.jpg

1b95e528efdc9dd0d16d50b6c9815b3c.jpg

689cc929ecec45ce65fd807120c6bdba.jpg

那时候,去北京一定要在天安门前摆拍一张。

152876549581856356c9d9b

3d3260464cfd7091e9397606f614c67a.jpg

32401664f81823a7a2e95f552d336efe.jpg

它还记录着我们亲身经历的,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

西方符号开始涌入千家万户,玛丽莲·梦露的海报经常出现在背景。

162c6fffd1ca06fda08fdd7f26f95aa4.jpg

0253eca8fd4e6a55682a1bd383dd0f8b.jpg

每户家庭的相簿里,都会有和麦当劳叔叔的合照。

1528765499331dd0505a34e

十几亿人开始脱贫致富,有了更多元的生活方式。

普通家庭渐渐买得起电视机、冰箱、电话等家用电器了,骄傲地合影。

2f8dc63205f7165f661185fc80314c63.jpg

08ce8ce3119bd2e4670da057fa0fd9dd.jpg

当时电脑还是个新奇玩意,但已在少年心中种下科技的梦。

798aa749c1d8807e5061b6af60b3ef56.jpg

出行方式也有所变化,自行车变成了摩托车。

f86ca2486ad94cfb647ade2f787690ea.jpg

03f610a8094aebaab7ee0dd165c28960.jpg

小年轻们赶起了时髦。男生一定要剪个小虎队发型再戴上墨镜,才称得上潮。

8d0539d6aecf7555da4ad90d081ae364.jpg

女生都模仿港台女星,大波浪、印花裙、垫肩外套,摩登得不行。

152876550120578f8c8a19b

88e5230c546bf7d656528c0610a821ef.jpg

苏文说,当他看着这些照片,才发现“那个时代,也有很多幽默、快乐,有很多好的事情”。

因为这本国民相簿里,记录着太多中国人笑过、哭过、活过的鲜明过去。

初生婴儿一声响亮的啼哭。

1cbd7c1e58cdba5f7d4a56590b81842d.jpg

恋人亲密的依偎。

357546adf36681603d8d234ecc581237.jpg

f23c716a4dfb384b4d2dd2090f501d15.jpg

a3f7853c46751f6ec3a290463d4185e1.jpg

ac079515a0c13c934fb80c2afbdf5cf9.jpg

9565f0255f4e9a75536052b3fab9b518.jpg

152876550552553f5107a6b

5e0b739f94a9ebf1fa8fda1a16cd9f38.jpg

0cfbb9103d403832e677c3a7f79b3b53.jpg

喜欢在景点摆出搞笑的pose,那瞬间他们真的很快乐。

152876551479512e85cbe4f

5b018b15dec2d370ec94ac61beb58c7c.jpg

出国展览时,国外观众都表示,看到一个与想象天差地别的中国。

“我们真的没有看过中国这样的照片,它们像我们自己的照片,像我们自己的生活。工作、喝酒、旅游,小孩和奶奶一起拍照……”

c9bc10ca8c9cf2d3446b7aa31cdccdf7.jpg

甚至有不少人和苏文说过:“没想到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是这样的”

9da740876b9b9bc4397c1c54d2930f25.jpg

8013e4176a11f374def4551179bd8a7a.jpg

就像文化批评家朱大可对“北京银矿”的评价:

“那些拥抱冰箱和电视机的幸福时刻,演绎着各种发噱的喜剧故事。没有任何职业摄影师的作品,能比这种大规模的影像人类学档案更真切地表达上世纪80至90年代中国人的私人梦想。”

老百姓的东西,往往最精确地呈现那个时代的精神。

1fff1c6190239182578a6e5c13298397.jpg

在这个胶片相机已成为历史的时代,有那么一本中国相簿,记录了一整代中国人的欢喜与忧愁、最普通也最珍贵的生活,这本身便是壮举。

它不仅是北京“银矿”,也是中国人无价的“银矿”。

30b45ea7f42e059c672fdcab60a7b8e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