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动物经过千万年的进化,大多都形成了一定的防护反猎杀的能力,如坚固的甲壳,锋利的牙齿,剧毒的体液等等。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世界上最毒的十种动物,它们皆都凭借着毒性被人们或其他猎食者所惧怕,但也因此成为人们最想探知研究的物种,而英国、澳大利亚、苏联、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19个国家的科学家评选出了10种动物属世界毒王: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十种拥有剧毒的动物都是什么物种吧!
黑曼巴蛇(学名:Dendroaspispolylepis)为眼镜蛇科、曼巴蛇属的蛇类,是非洲最长、最可怕的毒蛇,世界上爬行速度最快的蛇,速度可达16~20km/h,是全世界最致命的蛇。平均全长为2.4m,最大可达4.48m。
黑曼巴蛇适应力强,喜欢生活在干燥的环境中,常常藏匿在废弃的白蚁丘、枯树洞或岩石缝隙中。多在地面活动。日行性,捕食小型哺乳类、鸟类、蜥蜴和其他蛇类。其名字中的黑字,其实是形容其乌黑的口腔而不是指其灰色或棕色的身体。
毒性介绍:
黑曼巴蛇是世上毒蛇中体型最长、速度最快、攻击性最强的杀手。黑曼巴蛇能以高达19km/h的时速追逐猎物,只需两滴毒液就可以致人死亡。不管在任何时候,黑曼巴蛇的毒牙里都有20滴毒液。人类一旦被黑曼巴蛇咬到,能迅速致人于死地,可在30~60分钟内死亡。
毒性特征:
黑曼巴蛇的毒液里主要含有神经毒素及心脏毒素,其毒液的LD50毒性数据为0.32mg/kg(皮下注射)、0.25mg/kg(静脉注射)及0.941mg/kg(腹腔注射)。其平均毒液分泌量为50~120mg,而最大纪录则为400mg。在有效血清面世之前,由黑曼巴蛇造成的死亡率接近100%,因为此蛇几乎在每次攻击都会注入足以致命的毒液分量。临床报告显示被咬者可在30~60分钟内死亡。
致命机理:
被咬者的症状通常为晕厥,呼吸困难,心跳不均等,严重者会有心跳呼吸衰竭的情况。另外,黑曼巴蛇的毒液也会造成麻痹。死亡通常因呼吸肌停止运作而发生。不过在非洲,SAIMR(SouthAfricanInstituteforMedicalResearch)组织已能广泛提供针对性的抗毒血清治疗黑曼巴蛇咬。
眼镜王蛇(学名:Ophiophagushannah)又称山万蛇、过山峰、大扁颈蛇、大眼镜蛇、大扁头风、扁颈蛇、大膨颈、吹风蛇、过山标等。虽称为眼镜王蛇,但此物种与真正的眼镜蛇不同,它并不是眼镜蛇属的一员,而是属于独立的眼镜王蛇属。相比其他眼镜蛇性情更凶猛,反应也极其敏捷,头颈转动灵活,排毒量大,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蛇类之一。在中国西南与华南地区常有出没,通常栖息在草地、空旷坡地及树林里。它的主要食物就是与之相近的同类──其他蛇类,所以在眼镜王蛇的领地,很难见到其他种类的蛇。眼镜王蛇毒性极强。
毒性介绍:
眼镜王蛇是一种智商很高的蛇类,它们捕猎其他的蛇,而且能分辨对方是否有毒。在捕食无毒蛇时,眼镜王蛇并不轻易使用毒液,它会随便咬上一口不放,任凭猎物挣扎反抗,直到死后再慢慢吞食。在捕食毒蛇时,它则不会轻举妄动,而是不断挑衅,当对方终被激怒向它发起进攻时,眼镜王蛇会机警地躲闪,最后猎物身心疲惫、无心恋战时,它看准机会,一口咬住猎物头颈并释放毒液将其杀死。
它受惊发怒时,颈部膨扁,能将身体前部1/3竖立起来,突然攻击人畜。毒性为混合性毒,一条成年蛇一次排毒量为300多毫克,对人畜危害极大。
眼镜王蛇行动敏捷,头部可灵活转动,不但可向前后左右方向攻击,还可以垂直窜起来攻击头顶上方的物体。咬住东西后常不会轻易撒口,毒液中干毒约100毫克,而平均致死量为12毫克,被咬者会在数分钟内引发肿胀、反胃、腹痛、呼吸麻痹,出现言语障碍,昏迷等症状,人在被咬后的半小时内如没有及时的药物治疗必定死亡。
即澳大利亚棕伊蛇,体长约两公尺。栖息于树林、沙漠,以蛙、蟾蜍、小哺乳动物为食,卵生,每次产下11-16枚卵;或卵胎生,每次产18-22条幼蛇,日夜均会活动。这是澳大利亚分部最广的毒蛇。本种在新几内亚南部也曾有发现纪录,但据最近的研究显示,这些蛇有可能是另一个新品种。棕伊澳蛇一旦受到威胁,发动攻击前会先撑平窄窄的颈部皮摺及抬高身体前部。
毒性介绍:
澳大利亚褐色网状蛇(澳大利亚棕伊蛇),一旦受到威胁,发动攻击前会先撑平窄窄的颈部皮摺及抬高身体前部,其毒性比起眼镜王蛇有过之而无不及。
太攀蛇学名为OxyuranusScutellatus,英名为CoastalTaipan。太攀蛇是一种极度危险的毒蛇,根据数个毒理学报告的实验白鼠LD50皮下注射数据,此物种的毒性在陆栖毒蛇中位列第一。
其个头很大,身体强壮,并能分泌致命毒液,每咬一口释出的毒液足以够杀死100个成年人,分布于澳大利亚北部、新几内亚,体长约两米。栖息于树林、林地,以小哺乳动物为食,卵生。
资料:体长约两公尺。栖息于树林、林地,以小哺乳动物为食,卵生。泰斑蛇是行动快速的哺乳动物杀手,日夜均会活动,卵生,每次产下3~22枚卵。
毒性介绍:
太攀蛇是陆地上最毒之一、连续攻击速度最快之一的蛇,快的程度可以让你双眼看不见,它的一咬的烈性毒素约有110毫克,毒液能杀死100个成年人、50万只老鼠。
这种蛇与其它蛇不同,一般的蛇攻击时都会咬着猎物不放,而将毒液注入,但太攀蛇只要咬一口就能将毒液注入,所以太攀蛇会先咬一口,就会立即后退看看情况如何,等到猎物倒下太攀蛇就会上前将其吃掉。
研究学者说它是连续攻击速度最快的蛇,是因为曾经有人类被这种蛇咬了之后,那人说被咬了一口,但实际观察时,看见已被咬了3-4口。被太攀蛇咬到后,所出现的征状亦有别于其它蛇,被它咬到后,你的血液并不会凝固,但你的七孔会些微出血,再过一会后你会看见四周的事物出现重叠影像,之后你全身的机能会慢慢停顿,导致瘫痪窒息而死。当你被太攀蛇咬到后,若几分钟内没注射到太攀蛇抗毒血清及得到适当治疗的话,那就必死无疑。它还会造成受害者大出血、严重的肌肉损伤及肾衰竭,它的毒素中还含有能破坏肌肉组织及阻止血液凝固的毒蛋白。
漏斗形蜘蛛(Funnel-webSpider)属于蛛形纲。最早在澳大利亚东部被发现,包括塔斯马尼亚岛洲、以及澳大利亚南部的海湾森林。它们的品种有三十六种之多,其中包括3种树居品种的蜘蛛。
漏斗形蜘蛛是澳大利亚一种毒性特强的大蜘蛛,是世界上最致命的蜘蛛之一。
毒性介绍:
在毒王榜上排名第6的漏斗形蜘蛛,生活在澳大利亚悉尼市近郊。它被视为毒性最强的蜘蛛,其毒牙足以穿透人类的指甲。与多数过着宁静生活的蜘蛛不同,这种小家伙极具侵略性,一旦受到打扰就会抬起后腿,并不断咬受害者。虽然雄蜘蛛的体型比雌蜘蛛小,但其毒液的毒性是雌蜘蛛的5倍。虽是如此但是它们还是大多生活在远离居住区。不打扰为上策。
人们被漏斗形蜘蛛袭击的时候多发在夏季和秋季,因为这些时候正是雄蛛四处寻找雌蛛交配的时期,所以要留心花园、房屋里、车库以及房屋中的开阔区域,小心撞上它们。被漏斗形蜘蛛咬后,毒液会使人重度不适,甚至死亡,因为这些毒液对灵长类动物特别奏效,所以人类自身很难抵抗这些毒液。可是其他哺乳动物却对其毒液有一定的抵抗力,如猫、狗等动物。
雄性悉尼漏斗形蜘蛛的毒性比雌蛛的要强好多倍,这是因为悉尼漏斗形雄蛛的毒液会严重损伤灵长类动物(包括人类)的神经系统,这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毒性最大的雄性蜘蛛。被咬后,首先被咬区域会有一点疼痛,随后就会出现口腔麻木,呕吐,腹痛,汗流不止。然而,人类已经研制出这种毒素的抗血清,能够十分有效的阻止毒素对人类的损伤。
地球上毒性最强的蝎子巴勒斯坦毒蝎,生活在以色列和远东的其他一些地方。
毒性介绍:
巴勒斯坦毒蝎是地球上毒性最强的蝎子,它那长长的螯的末尾,是带有很多毒液的螯针,趁你不注意刺你一下,螯针释放出来的强大毒液让你极度疼痛,抽搐,瘫痪,甚至心跳停止或呼吸衰竭。
毒鲉隶属于硬骨鱼纲鲉(yu)形目毒鲉科;也称为石头鱼、海底忍者;伪装成一块不起眼的石头,它的硬棘具有致命的剧毒,如果被石头鱼的刺刺伤,毒素马上侵入人体,轻者造成肿痛,重者可能会造成痉挛和昏迷。经常以守株待兔的方式等待食物的到来。
毒性介绍:
石头鱼是自然界中毒性很强的一种鱼,它的致命一刺被描述为给予人类最疼的刺痛。石头鱼貌不惊人,身长只有30厘米左右,喜欢躲在海底或岩礁下,将自己伪装成一块不起眼的石头。如果有人不留意踩着了它,它就会毫不客气地立刻反击,向外发射出致命剧毒,它的脊背上那12至14根像针一样锐利的背刺会轻而易举地穿透鞋底刺入脚掌,使人很快中毒并一直处于剧烈的疼痛中,直到死亡。
蓝环章鱼(学名:Hapalochlaenmaculosa)是一种很小的章鱼品种,臂跨不超过15厘米。可以饲喂小鱼、蟹、虾及甲壳类动物,会用很强的毒素(河豚毒素)麻痹猎物。在海洋中,蓝环章鱼属于剧毒生物之一,被这种小章鱼咬上一口能致人死亡。但这种章鱼不会主动攻击人类,除非它们受到很大的威胁。
毒性介绍:
蓝环章鱼与箱水母是两种最毒的海洋生物,它体内的毒液可以在发作后数分钟内置人于死地,目前医学上仍未有解毒的方法。人被这种章鱼蜇刺后几乎没有疼痛感,一个小时后,毒性才开始发作。幸运的是蓝环章鱼并不好斗,很少攻击人类。
蓝环章鱼是已知毒性最猛烈的有毒动物之一。尽管体型相当小,一只蓝环章鱼所携带的毒素却足以在数分钟内一次杀死26名成年人。而目前还无有效的抗毒素来预防它。章鱼的毒液能阻止血凝,使伤口大量出血,且感觉刺痛,最后全身发烧,呼吸困难,重者致死,轻者也需治疗三四周才能恢复健康。
蓝环章鱼的毒素是一种毒性很强的神经毒素,它对具有神经系统的生物是非常致命的,其中包括我们人类。当生物被章鱼攻击后,毒素在被攻击对象体内干扰基自身的神经系统,造成神经系统紊乱,这种神经系统的紊乱往往是致命的。在毒素注射到生物体内时,有毒分子会迅速扩散,毒素会破坏生物体的生命系统,每一个有毒分子都在寻找生物体内的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的地方,在那里,它们会拦截指挥肢体运动的特定化学物质支传递信息,
神经系统由此被破坏,被攻击对象的整个神经系统瘫痪,虽然还活着,却已经无力反抗,任由蓝环章鱼摆布。在人体内,蓝环章鱼的毒素侵害着所有受人脑支配的肌肉,被攻击的人虽然神志清醒,却不能交流,不能呼吸。如果不做人工呼吸的话,他会渐渐窒息。不过大多数是麻痹后被淹死。
蓝环章鱼所分泌的毒素含有河豚毒素、一种血清素、透明质酸酶、胺基对乙酚、组织胺、色胺酸、羟苯乙醇胺、牛磺酸、乙酰胆碱和多巴胺。主要的神经毒素以往被认为是一种称作maculotoxin的物质,但目前确认是河豚毒素;这种毒素也可以在河豚和芋螺的体内找到。河豚毒素对中枢神经和神经末稍有麻痹作用,会阻断肌肉的钠通道,使肌肉瘫痪,并导致呼吸停止或心跳停止。河豚毒素的毒性较氰化钠大10000倍,0.5mg即可致人中毒死亡。河豚毒素毒性稳定,加热和盐腌均不能使其破坏。蓝环章鱼的毒素存在于它的唾液腺中,然而,它的毒素不是由其自身分泌的,而是由存在于唾液腺中的病毒粒子引起的。病毒粒子在自然界中是不能独立存活的,它寄生在章鱼的唾液腺里,当章鱼攻击其他生物时,病毒粒子进入到生物体内,而发挥它的毒性作用。
艾基特林海蛇:生活在热带海域地区,多在澳大利亚海湾浅水带。它长着一张大嘴,其躯干略呈圆筒形,体细长,后端及尾侧扁平。它的毒性比眼镜王蛇还要大,如果被它咬一口,数十分钟内就会死亡。在毒王榜上排名第2。与箱水母居住于同一个海域。
毒性介绍:
陆地上最毒的蛇类是内陆太攀蛇。而艾基特林海蛇则是海洋中最毒的蛇之一。在世界十大毒物排行中,生活在澳大利亚的艾基特林海蛇位列第二。还有一种生活在澳大利亚西北部阿什莫尔群岛的贝尔彻海蛇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毒的蛇类,它们咬人可在数分钟内致死,然而这种蛇十分温顺,从不主动伤人。
海蛇之所以能迅速解决对手,是因为其毒液作用于神经,猎物中毒之后,肌肉迅速麻痹,呼吸衰竭,心脏停止跳动。蛇类中分泌神经毒液的致死时间普遍短于分泌血液毒液的。
方水母(又称箱水母),主要生活在澳大利亚及新几内亚的北部沿海水域、菲律宾和越南。因其外形微圆,像一只方形的针而得名。有毒,人若触及其触手,很快便会死亡,被认为是最致命的水母,没有之一。
澳大利亚箱形水母是十分好看的海洋生物。箱形水母是一种淡蓝色的透明水母,形状像个箱子,有4个明显的侧面。据澳大利亚海洋科学研究院科研人员表示,箱式水母有大约15条触须,每条触须上布满了储存毒液的刺细胞。人一旦被触须刺中,3分钟之内就会死亡。它是世界上毒性最强的水母,世界上最毒的海洋生物之一。箱形水母以小鱼和甲壳纲动物为食,它们剧毒毒液能够使猎物瞬间毙命。一旦被箱形水母的触须刺到,除非立即救治,否则很难活命。因为箱形水母的毒液会使人剧痛难忍,陷入昏迷无法游回到安全地区。箱形水母的攻击几分钟内就会导致心脏病和神经系统损伤。
毒性介绍:
方水母亦属毒物,其之所以获此怪名,是因为外形微圆,像一只方形的针。每年11月到次年3月是它们活跃的季节。箱形水母有数十只触角,长可达三米,刺细胞约5亿个,这些刺丝胞能刺入受害者的皮肤,释放毒液。它是目前已知演化最高等的水母。它们能透过光线亮度的差异,来感觉水中物体的存在。箱形水母在水中呈现半透明状态,所以让人很难察觉。方水母中最毒的那种称之为海胡蜂,它能置人于死地。这些个儿不大(直径不到20厘米)、半透明的家伙,接触它非常危险;毒性大,在水中难以发现,游速极快(超过4公里/小时)。方水母生活在热带海域,多在澳大利亚海湾浅水带,在风平浪静的时候游向海滨浴场。若有人碰到方水母身上的微小细胞,可能会很快死亡。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沿海,25年来因中方水母中毒而身亡的人数约有60人,可与此同时死于鲨鱼之腹的只有1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