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闻

不为人知的事实:华夏第五十七个民族消亡之谜

2020-07-10 不解之迷 不为人知的事实:华夏第五十七个民族消亡之谜

  奇闻网(qiwen.tv)小编为您整理:不为人知的事实:华夏第五十七个民族消亡之谜

  宜宾居民,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是僰(bo,同博音)人。如果不是明朝末年的那一场惨烈的战争,今天的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可能会多一个民族僰族(或称都掌族)。

  "僰人"之称,最早见于《吕氏春秋。恃君览》:"氐羌呼唐,离水(今金沙江)之西,僰人野人……多无君。"由此可知,距今24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已有僰人聚居在宜宾。 400多年前,在经历了明朝万历年间的"叙南平蛮"战争之后,这个有2500多年历史的民族突然消失,成为一个历史之谜。

  从西周到明朝万历元年(约公元前1066年一公元1573年)长达2500余年的时间里,他们生存、繁衍在祖国西南这片神奇古老的土地上。

  僰人悬棺

  他们曾参加过周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建立了战功,被封为“僰侯”,在今天宜宾一带建立了“僰侯国”。这在秦汉以后的史料中多有记述。《珙县志》(旧志)上说: “珙本古西南夷服地,秦灭开明氏,僰人居此,号曰僰国。”

推荐阅读:神秘古井竟是古墓入口:古井的神奇传说

僰人悬棺

  僰人在两千年里不断发展壮大,以至于成为了西南少数民族的领袖,而僰人雄据云贵川三界的咽喉地带,却并不是一个易于驯服的人群,因此历来是中央政府的心头之患。

  明朝开国以后,政府为了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统治,开始逐步限制僰人的利益,尤其万历初年,中央政府在这里强行废除了一直以来的蛮夷酋长制度,代之以汉臣,使原本紧张的对抗终于演变成一场全面反抗明朝政府的战争。

  与其他民族不同的是,僰人的葬式采用悬棺葬,即把棺木置于几十米高的悬崖峭壁上来源qiwen.tv。棺木用整木剜凿而成,不施漆,质地异常坚硬。

  僰人悬棺主要集中在珙县麻塘坝和苏麻湾两地,现已发现悬棺遗址四十一处,计有悬棺二百八十八具。但在刀耕火种的年代,悬棺如何置于悬崖之上,众说纷纭。有说凿岩为路,放棺后又毁掉路;有说先以土填埋崖壁,然后再去土;有说崖顶放绳索;有说搭厢架fLyG。究竟如何,仍不得其解。

  僰人悬棺

  僰人悬棺主要分布于宜宾市珙县、兴文县境内,被称为世界之最、巴蜀一绝。明代以前的古代崖葬墓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集中在珙县麻塘坝和苏麻湾,兴文县九丝城原文qiwen.tv。

僰人悬棺

  珙县位于川、滇、黔三省邻接处,是古代悬棺葬最典型的地方,现已发现悬棺发现悬棺遗址四十一处,计有悬棺二百八十八具。是中国乃至世界悬棺最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