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释义】:比喻按照前人的成规办事。
【典故出处】:《汉书·曹参传》。
【成语故事】:曹参在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中,攻城略地,身受七十处创伤,是战功最多的一员猛将。曹参自从跟随刘邦起兵反秦以来,无论在同秦军作战、同项羽作战,还是在对陈豨、黥布的平叛作战中,他总是身先士卒,是西汉功绩显赫的功臣。项羽战败,天下初定,汉王刘邦当了皇帝,齐王韩信被夺了兵权,改封为楚王,把齐国划分为郡。后来,刘邦封长子刘肥为齐王,任曹参为齐国的相国。孝惠帝刘盈元年(公元前194年)废除诸侯国设相国的法令,改曹参为齐国丞相。曹参以丞相身份辅助齐王,统辖齐国七十座城邑。
曹参和萧何,都是汉高祖刘邦手下两位开国有功的大功臣。他们两人原都是秦末沛县(今江苏沛县)的小官吏,同时跟着刘邦起兵反秦,本来彼此 是很要好的朋友。曹参带兵打仗, 自视立了不少战功,可是后来他得到刘邦封给的爵位和赏赐反倒比不上萧何,心里实在是觉得郁闷,再加上在有些事情上同萧何的意见有分歧,彼此的关系就疏远了。
刘邦做了皇帝后,萧何当了开国的相国。这时,萧何就致力于搜集历代、特别是秦朝的文献,调查了解当时的民情、风俗、户口等等,亲手制定出了汉朝的法规、典章和制度。
刘邦死后,汉惠帝继位,萧何也病得只剩下一口气了。汉惠帝亲自去看他,请他推荐将来的相国人选。萧何不计私怨,以大局为重,就向汉惠帝推荐了曹参。
萧何一死,曹参就当了相国。他要求官吏们,一切按前相国的章程办事。虽然说他没拿出什么新招数来,但对那些油腔滑调、舞文弄墨或沽名钓誉的官员,坚决撤换掉,而选上几个忠厚老实对萧相国那一套有体验的人来做他的帮手。于是,有人就在汉惠帝面前说曹参管理国事不精心,不出力。有一天,汉惠帝就同曹参谈起了这件事,让他有什么话都可以说出来。 曹参是开国元老、大功臣,便摆起老臣的架势问惠帝:“请问皇上,您跟先帝比较,哪一位英明呢?”惠帝说:“我年轻,哪儿比得上先帝!”曹参又 问:“要说治理国家,我与萧相国比,皇上您看哪一个贤明?”惠帝微微地笑着说:“恐怕还不比萧相国吧?”曹参借机恳切地说:“皇上说的完全对。皇上不比先帝,我又不如萧相国。那么,先帝和萧相国平定了天下,制订出的章程,如果我们不很好地继承下来,而随意加以更改,这样恐怕不很合适。”
汉惠帝本来只有十七岁就当了皇帝,人年轻脑子比较活,经曹参这么一讲,就连连点头说:“噢, 我明白了,请相国别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