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一直都是浩瀚和神秘的代名词。在远古时期,人类对宇宙的感情更多的是崇敬和恐惧,毕竟科技落后的古人根本无法理解天上为什么会落火球(陨石)。
到了近代,伽利略发明的天文望远镜点燃了人们对宇宙的好奇,此时恐惧渐渐消退,渴望开始成为主要旋律。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观测宇宙的方法和仪器也在不断进步,对宇宙的了解也在日新月异的变化着。
我们知道了宇宙至今已经诞生了138.2亿年,也知道了我们所在的银河系已经形成了132亿年,甚至还知道了其中大约有1000多亿颗恒星。
然而,如此庞大的恒星数量也带来了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那就是关于外星人的问题。
上世纪50年代,核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Enrico Fermi)提出了一个新奇的观点,他认为就银河系存在的时间和规模来看,若存在比人类发达极多的外星文明,他们早就应该探索并殖民整个银河系,可为什么我们至今也没有发现这种痕迹呢?
事实上,从费米提出这个著名的“费米悖论”以来,科学家们就一直没有停止对外星文明的搜索。
“搜寻地外文明(SETI)”的科学家们甚至动用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天文望远镜扫描整个天空,试图发现外星文明向外发出的“呐喊”,可除了几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信号以外,人类基本上一无所获。
有科学家提出,与其在浩瀚的宇宙中漫无目标的寻找外星文明发出的信号,不如特定地寻找外星文明的“技术标签”,这样更加的简单和高效。
而“技术标签”包括各种各样不明飞行物、疑似戴森球的外星文明超级建筑,甚至还有冯·诺依曼式探测器。
可能大部分人对不明飞行物和戴森球很熟悉,而对冯·诺依曼式探测器感到非常陌生。其实它一种效率极高的探测器模型,具有复制自身的能力。
在前往目标地的途中,它可以就地取材完成自我复制,并且将复制品派往目标地或其他地方。根据科学家的计算,如果现实中真的有冯·诺依曼式探测器,那么理论上它能够在50万年内探索完整个银河系。
当然了,并非所有科学家都支持冯·诺依曼探测器。一些反对者认为,冯·诺依曼式探测器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指数级增长,但这前提是有足够的资源进行自我复制。
可宇宙中位置合适并且资源丰富的行星或小行星并非遍地都是,一旦冯·诺依曼式探测器在中途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进行自我复制,很可能探索链会就此断掉。
而另一些反对者则认为,冯·诺依曼式探测器很可能在复制过程中出现错误,使得以探索为目的的探测器,转变成为疯狂、失控的破坏者,为未来留下巨大的隐患。
或者它们在复制过程中累积过多的错误,使得大部分冯·诺依曼式探测器陷入宕机状态,从而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
最近,天体物理学家扎扎·奥斯曼诺夫(Zaza Osmanov)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冯·诺依曼式探测器根本不用过大的体积,它们只需要1纳米左右就足够了,而这也就意味着科学家的怀疑或许是对的,银河系中可能遍布这种肉眼无法直接观测的外星探测器。
奥斯曼诺夫指出,体积如此之小的探测器根本不用大量资源进行自我复制,它们甚至只需要从无处不在的星际尘埃中获取极少的氢原子,就能够实现对自身的复制,并且复制的时间还极为迅速。
通过计算机模拟显示,如果有100个冯·诺依曼式探测器,那么它们扩散到1秒差距的空间内(3.3光年),数量将达到惊人的1X10 ^33个。
此外,这种纳米级的机器虽然体积很小,但是它们在吸取质子时却会发出肉眼可见的光,一旦冯·诺依曼式探测器数量极多,甚至能够形成长度几公里的可观测“彗星”。
奥斯曼诺夫由此得出结论,如果在观察宇宙时发现了一个光度很高的怪异天体,那么它有很大的概率是外星文明派出的冯·诺依曼式探测器。或许在某个天体上,也有一个文明在不断地向外“呐喊”,试图找到宇宙中的“同伴”。
有意思的是,近些年许多人提出了一种惊人猜想:人类本身会不会就是冯·诺依曼式探测器呢?
这样想其实并不是没有道理,因为人类本身的复制能力挺强的,虽然耗费的时间也很长,但如果外星文明所处空间的时间流速和我们这不一样呢?这一切是不是就很合理了?
更主要的是,一篇刊登在《伊卡洛斯》上的论文中提到,人类可能并非自然演化而来,而是一种基因工程产物。
论文作者之一马克西姆·A·马库科夫表示,这项基因工程不是非得在地球进行,也可以在极远的地方发送一个“密钥”,通过这个“密钥”诱发地球本土生物进行某种设定好的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