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闻

科学家解读:天舟一号上那些太空科学实验“护卫兵”

2021-08-08 科学探索 科学家解读:天舟一号上那些太空科学实验“护卫兵”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董文博团队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想在太空做实验,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航天飞船和空间站上的轻微振动,都会破坏微重力科学实验的稳定性,或造成空间光学设备的成像模糊和光线发散,直接影响到太空观测和实验的价值。

  刚刚发射的天舟一号,就首次搭载了一项保障实验的关键技术:主动隔振系统。它是怎么工作的呢?听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的科学家们为你揭秘:

  太空主动隔振技术其实非常复杂,涉及到光、机、电、热、软等多方面技术,尤其需要满足空间设备的可靠性,稳定性等要求。是体现我国空间应用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也只有美国、加拿大拥有。

  那么到底什么是主动隔振?主动隔振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让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了解:

  董文博:

  “主动隔振的意义就在于,采取一种主动控制的方法,让我们天上的载荷也保持有更好的稳定性,这是主动隔振的意义。”

  天舟一号上搭载的主动隔振系统,主要采用了磁悬浮主动控制技术,它包括定子、浮子、和控制器三大部分,主动隔振系统上天之后,会根据地面指令,开启振动模式,保障太空科学实验稳稳进行。

  董文博:

  “天舟主动隔振,有两个目标:一个是我们自己的技术验证,就是验证主动隔振在空间中六自由度的磁悬浮技术;同时我们上载了很多算法和参数,通过多次实验,筛选出最好的一种方法,提供最好的微重力环境和条件。另外,在我们验证完之后,用最好的方法,给另外一个基础物理的科学实验载荷---非牛顿引力验证项目,提供一个更好的微重力环境。可以说我们是既出兵又练兵。”

  这项磁悬浮主动隔振技术的突破,将为中国在空间站上的科学实验,奠定重要基础。未来,主动隔振技术的应用触角,将会从遥远的太空延伸到我们身边,为光学跟瞄、相机防抖、车船减振等领域带来技术革新。

  当然,天舟一号的发射,离不开那些在背后付出的航天人们,是他们凝结在一起的集体力量,保证了飞船的顺利升空,并完成一个个有难度的太空科学实验。

  张建泉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

  “我们这个团队其实主要做空间电子信息产品的研制和技术研发,我们团队最大的特点是团结,就是说大家的心比较齐,碰到问题,能有相关技术的人一块去参与、协调、解决。”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