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闻

维京人葬身之地,百具白骨

2021-06-05 科学探索 维京人葬身之地,百具白骨

          维京人(Viking),泛指北欧海盗,他们从公元8世纪到11世纪一直侵扰欧洲沿海和英国岛屿,其足迹遍及从欧洲大陆至北极广阔疆域,欧洲这一时期被称为“维京时期”(Viking Age)。
         在古英语中,“vikinger”是在海湾中的人,而“wicing”代表海盗;“vikingar”在冰岛的土语中也意味着“海上冒险”。维京的老家是挪威、瑞典和丹麦。他们和后代曾一度控制了大部份的波罗的海沿岸、俄罗斯的内陆、法国的诺曼底、英国、西西里、意大利南部和巴勒斯坦的部分地区。他们在825年时发现冰岛(爱尔兰的僧侣早已经在那里)并在875年定居下来。985年,他们又在格陵兰殖民。有强力的证据显示,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的五百年,他们就曾到达纽芬兰并探索了部分北美地区。

  上世纪八十年代,英国考古工作者在德比郡雷普敦(Repton)的圣韦斯特教堂(St.Wystan)发现了一处大型墓葬:

人们原以为发现了维京人的踪迹,结果碳14测定显示年代不对。

  最近人们才发现,维京人的食物——海洋鱼类给大伙儿开了一个玩笑。海洋碳库效应导致碳14测定出现偏差,校正后的测定结果显示,古墓的主人正是入侵英格兰的维京大军。

  该墓葬群由一个双人墓,一个四人殉葬墓,和一个乱葬岗组成。以前在英格兰极少发现北欧标志性的双人墓,而且墓坑的位置比较讲究,墓中陪葬品包括一串饰有雷神之锤的项链,和一柄维京剑,表明这是维京首领之墓:

  双人中的年长者生前曾遭重创,其左髋有极深的砍痕,深度直抵命根所在,令人怀疑小鸟和鸟蛋被一锅端——作为某种补救措施,死者双腿间摆放着一枚野猪獠牙。

  陪葬墓中发现四副年纪在8-18岁之间的青少年骨骸,脚边有山羊颚骨,显示这是某种祭祀仪式,与北欧当时的风俗相符。

  考古人员在乱葬岗中甄别出至少三百副人骨,其中竟然有五分之一都是女性。虽然考古工作者还不敢断定这就是传说中的维京女战士(看一下上肢的不对称度啊),但此发现动摇了维京袭掠者队伍由清一色男性组成的论断。

  维京人选择在雷普敦这处教堂埋葬忠骨大有深意:其一,此处是极好的越冬地点;其二,此处是盎格鲁-撒克逊王国麦西亚国王王家陵墓所在地,霸占对手的祖坟可重挫对手的士气。

  史书记载,维京人于公元873年冬驻扎在此,迫使麦西亚王Burghred逃至巴黎避难,并最终客死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