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坑这个词最初是针对中国的一些特别的卡斯特负地形的称呼,之后便成为了全世界统一关于这类地形的名称(tiankeng)。
天坑是指具有巨大的容积,陡峭而圈闭的岩壁,深陷的井状或者桶状轮廓等非凡的空间与形态特质,发育在厚度特别巨大、地下水位特别深的可溶性岩层中,从地下通往地面,平均宽度与深度均大于100米,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接(或者有证据证明地下河道已迁移)的一种特大型喀斯特负地形。
全世界深度和宽度均超过500米的超级天坑只有三例,而且全部在中国。全世界所有的天坑中,中国占据了接近70%数量的天坑。
在全世界目前确认的天坑数量大约是八十多个,有大有小,有些天坑已经确认了成因,但是还有一些特殊的天坑还在继续研究当中。
2001年之前,天坑只是对重庆奉节县小寨天坑这种景观的特称,类似的地貌在各地有不同的名称,如“龙缸”、“石院”、“石围”、“岩湾”等。
2001年,天坑作为一个专门的喀斯特术语被专家提出。
2005年,国际喀斯特天坑考察组在重庆、广西一带大规模考察后,“天坑”这个术语在国际喀斯特学术界获得了一致的认可,并开始用汉语拼音“tiankeng”通行国际。这是继峰林(fenglin)和峰丛(fengcong)之后,第三个由中国人定义并用汉语和拼音命名的喀斯特地貌术语。
直至2010年,已经被确认的天坑达78个,其中2/3分布在中国,当然关于天坑的考察、认定和争论尚未停止。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在世界分布很广,约占地球总面积的10%,中国喀斯特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5%,主要分布于南方的贵州、广西、重庆、四川、云南,湖北等省区,是世界上最大最集中连片的喀斯特区,但喀斯特这个术语诞生于斯洛文尼亚。
天坑是由于溶洞顶部多次坍塌裸露出地面而形成的,一般情况下,天坑的成因分为两种,大部分的是由于塌陷引发的,还有极少数是属于冲蚀型。
天坑的形成至少要同时具备六个条件:
一是石灰岩层要厚。只有足够厚的岩层才能给天坑的形成提供足够的空间。
二是地下河的水位要很深。
三是包气带(含气体的岩层)的厚度要大。
四是降雨量要大,这样地下河的流量和动力才足够大,足以将塌落下来的石头冲走。
五是岩层要平。从天坑四周的绝壁看就会发现,岩层与地面是平行的,就像一层层的石板堆在四周一样,只有这样的岩层才能垮塌。
六是地壳要突起。地壳的运动就会给岩层的垮塌提供动力。
1981年佛罗里达州温特帕克天坑
据格乌泽介绍,温特帕克天坑在1981年形成于该市一个公共游泳池下面,“至于这个游泳池是否泄漏,我从未看到过一份完整的报告。”他说,水可能通过游泳池底的小裂缝渗入下面的土壤。由于佛罗里达州的土壤多沙,即便是游泳池周围的水生植物也有可能慢慢地将足够多的土壤冲走,侵蚀下面的固体石灰岩层。格乌泽指出,美国地质勘测局绘制了遍布全美的基岩类型。科学家仍需要对地下裂缝和水流经这些裂缝的方式进行广泛研究,以便对发生天坑的地点进行预测。
1994年佛罗里达州马尔伯里天坑
这个深约185英尺(约合56米)的天坑于1994年出现在佛罗里达州的马尔伯里市,发生塌陷的地方位于采矿企业IMC-Agrico倾倒的一堆废料。该公司当时正在开采岩石以提取磷酸盐。磷酸盐是一种化学物质,是化肥的主要成分,主要用于制造磷酸,以及增强苏打和各种食品的味道。然而,在磷酸盐从岩石中提取出来以后,主要成分是石膏的废料被作为泥浆过滤出来。 随着一层层的石膏被晒干,就形成了裂缝,就像出现在干燥泥团上的裂缝。后来,水在裂缝中不断流动,将地下物质卷走,为天坑的形成创造了条件。美国监管机构称,IMC-Agrico公司应该承担起管理这个天坑的责任,避免对地下饮用水供应造成危害。
1998年阿拉巴马州永不沉没之坑
照片拍摄于1998年。阿拉巴马州“永不沉没之坑”是一个石灰石陷坑,深度大约在50英尺(约合15米)左右,里面生活着罕见的蕨类植物。上世纪90年代,一群探洞者买下了这个陷坑,通过这种方式为子孙后代保护这个自然奇观。
喀斯特地貌通常由石灰石或者白云石岩床溶解形成。美国的喀斯特地貌主要位于密苏里州、阿肯色州、肯塔基州、田纳西州、阿拉巴马州北部、德克萨斯州以及佛罗里达州大部分地区。这些地区的标志性特征为下沉的溪流、伏流、大型泉水、洞穴以及陷坑。
2003年葡萄牙里斯本的陷坑
2003年拍摄于葡萄牙里斯本,一辆不幸的巴士成为街道上一个大陷坑的“午餐”。密苏里州的格乌泽表示,能够导致水流入地下土壤的任何因素都能加速陷坑形成。在很多城市,下水道、光缆等公共基础设施埋入填满松散料的沟槽内,这些充填料会随时间推移被最终冲走。在某些情况下,一段路面会最终变成一个下方基本上空空如也的混凝土桥。格乌泽说:“此时的路面无法承受上方驶过卡车的重量。”
2007年危地马拉天坑
2007年,危地马拉城也曾出现过一个类似天坑,而且距离最近出现的那个天坑还不远。根据照片判断,这两个天坑的直径约为60英尺(约合18米),深约300英尺(约合100米)。通常情况下,当局会用大块石头和其他碎片将天坑填满。随着时间推移,在水的侵蚀和空气的烘燥作用下,还会引起天坑向内倾斜。 以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温特帕克天坑为例,它与危地马拉天坑倾斜度相同,深度约为100英尺(约合30米)。但是,佛罗里达州有“阳光州”之美誉,光照充足,使得天坑在大约24小时内慢慢发生倾斜。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地质学家道格-格乌泽(Doug Gouzie)说:“我认为危地马拉城天坑四周并没有如此快速地塌陷。”
2008年俄克拉荷马州皮谢尔的陷坑
长年开采锌矿和铅矿让俄克拉荷马州与堪萨斯州交界附近皮谢尔的地面布满陷坑,包括2008年所拍照片中的这个陷坑。一些矿在挖掘过程中距离地面太近,顶部无法支撑上方土壤的重量,最终导致塌陷。密苏里州的格乌泽说:“密苏里州和宾夕法尼亚州西部的煤矿附近也曾出现过陷坑。我们的建矿技术越来越高,顶部足以支撑上方土壤的重量。”
2010年危地马拉天坑
危地马拉巨坑又将天坑这一术语进一步扩展,即地面突然塌陷。危地马拉城部分市区地面不是处于固体基岩之上,而是一层松弛的、由碎石构成的火山浮石,通常有数百英尺厚。至少一位地质学家表示,危地马拉城的最新天坑是由管道泄漏引发,并非自然现象。总体而言,危地马拉重复发生此类事件的可能性较大,但却非常难以预测。
伯利兹大蓝洞天坑
据密苏里州立大学地质学家格乌泽介绍,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水能侵蚀连接水平排水系统的垂直通道,就有可能发生天坑,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大量固体物质被冲走。如果天坑在海岸附近或是在大海中——比如洪都拉斯伯利兹城海岸附近灯塔暗礁著名的“蓝洞”天坑,海水会在塌陷后迅速渗入,形成一个深不见底的池子。
冰岛陷坑
冒险家米克•科伊纳和他的皮划艇沿着冰岛第二长河——乔库尔萨河上游一个陷坑的坑壁下降。乔库尔萨河的河水来自一条冰川的融水,这个深150英尺(约合45米)的倒扣漏斗形陷坑由下方地热喷口喷出的上升蒸汽所致。
墨西哥伊克•基尔天然井
一群游泳爱好者在伊克•基尔天然井蓝宝石色的水中享受游泳乐趣。这个天然井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奇琴伊察的古玛雅遗址附近。在海平面出现的陷坑会充满水,深度与地下水位相当,形成著名的清澈蓝色水池。玛雅王室会在水池内放松身心和举行祭祀仪式。
2014年俄罗斯亚西伯利亚天坑
2014年7月,俄罗斯亚马尔半岛,在西伯利亚之后,新出现的坑洞是位于神秘的亚马尔半岛上一个巨大的陨石坑。第二个是俄罗斯北部相同的冻土地区,第三个位于泰梅尔半岛地区。这几个新洞直径较小但形状相似——这给俄罗斯科学家带来了新的挑战。
各界对新出现的坑洞的形成原因的猜测,从陨石撞击,导弹爆炸,到人为的恶作剧和外星人,再到甲烷或页岩气突然爆炸,等等不一而足。目前,比较受认可的解释是冻土融化而来的版本。即由于气候变化,导致释放的甲烷气体爆炸。
报道称,第三个洞坑是泰梅尔半岛的牧民偶然发现的。其深度估计在200至330英尺(60-100米),其直径超过13英尺(4米)。而且坑洞呈漏斗状几乎是一个完美的锥形,当地人对其形成原因很困惑。而地质学家、生态学家和历史学家们也还没有达成共识。
兴义万峰林天坑
到贵州兴义万峰林当然要看看这里的天坑,就像飞碟落到地球上砸了一个坑一样。峰林中到底有多少天坑,至今没有精确数据,其中雨古鲁、洋坪、吊井坝、下发励等天坑最为典型。距兴义城区东北40公里的雨古鲁天坑被地质专家称为华夏已发现的天坑之首。底部平坦,喇叭花形,高低差600米,周围奇峰林立。居住在坑底周围的126户人家的房屋和一些生产生活工具都是用石头制造的,石基、石墙、石凳、石路、石具。天坑东边有一泉水,除满足坑寨人畜饮用外,还灌溉近20公顷水田;西边有一落水洞,又将生活用水排除。
乐业天坑
乐业天坑是一个集地下溶洞、地下原始森林、珍稀动物及地下暗河于一体的巨型天坑。天坑底部林中有洞,洞中有河,地下暗河通道中的石笋挺拔丛生,石帘晶莹透亮,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在大石围周边村屯又有白洞、神木、苏家坑、邓家坨、甲蒙、燕子、盖帽、黄猄、风岩、大坨、穿洞等二十余个天坑,可称为世上独一无二的“天坑博物馆”。
在20平方公里范围内已发现有天坑28个,其天坑数量和天坑分布密度世界绝无仅有。其中,在全世界13个超大型天坑中,分布在乐业的就有7个,因此乐业县被誉为“世界天坑之都”、“世界天坑博物馆”。
初步已发现有大石围、白洞、风岩洞、穿洞等20多个天坑。“天坑”四周皆被刀削似的悬崖绝壁所围,形成一个巨大的竖井,底部是人类从未涉足过的几十万平方米的原始森林,并有地下河相通。森林中有大量珍贵的动植物品种。其地下原始森林面积为世界第一,深度位居世界第二,容积居世界第三,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乐业天坑群中最大的大石围天坑,垂直深度613米,南北走向宽420米,东西走向600米。大石围天坑(又名乐业地下龙宫天龙口)位于中国广西乐业县同乐镇刷把村百岩脚屯。
龙缸天坑
重庆云阳清水塘的龙缸天坑深为550米,深度位居世界第三位;另外根据“洞口直径200米”、“垂直洞身200米”的天坑标准,重庆地区还新发现了7个天坑,分别是武隆的天龙坑、青龙坑、美人坑、上石院天坑、下石院天坑、箐口天坑以及彭水的鹿鸣天坑。
龙缸口椭圆,口下有一约两丈长的天然条石平伸入内,宽约尺余,可于此俯伏窥视坑内特异景物。缸壁上部藤萝覆盖,野花点缀;下则石壁如削,呈青灰色,向坑内投石,需数十秒钟方能听到回声。坑内似有小动物奔突其间;并有鸟往还,其名飞虎,翅利如刀锋。以龙缸岩溶天坑为主、石笋河与老龙口峡谷为次,兼顾草场生物景观和土家族人文景观的大型综合性地质公园。公园最具吸引力的主体景观,便是雄险俊秀的龙缸天坑。
重庆小寨天坑
位于重庆奉节县兴隆镇的天坑和“地缝”相连,从空中俯瞰像一个“!”,可谓是自然造物的又一处奇观。兴隆小寨天坑,是世界上同类型的喀斯特漏斗中最深的,它的口径南北向为357米,东西向为268米,深度为662米,总容积为110.328万立方米,在深度和容积上都位居世界首位;“地缝”,当地人也称为天井峡,是位于小寨天坑西南的一条长二十余公里的死胡同式的河谷,在地貌学上把这种地形称为盲谷。
坑壁有两级台地,位于300米深处的一级台地,宽2~10米,台地有两间房屋,曾有人隐居;另一级台地位于400米深处,呈斜坡状,坡地上草木丛生,野花烂漫,坑壁有几个悬泉飞泻坑底。站在坑口往下看,一削千丈的绝壁直插地下,深不见底,令人目眩。坑底下边有地下河,小寨天坑是地下河的一个“天窗”。站在坑底抬头仰视,只见蓝天好像一轮圆月,颇有“坐井观天”之感。
天坑内不仅有众多暗河,还有四通八达的密洞。而这些河岸大量珍奇的动植物,到底有多少?谁也不知道。天坑中的洞穴群更是奇绝险峻,近年来各国探险家曾多次进行探险考察,但目前,仍未完全了解天坑中许多洞穴的情况。他们都认为这儿是世界上第一流的魔幻式洞穴群!科学家们还在许多洞穴中,发现不少珍稀动植物和古生物化石。名震中外的“巫山猿人”化石,就是在距小寨天坑二三十公里外的巫山龙骨坡发现的。
2010年1月1日德国法兰克福附近一个小镇的民宅区惊现天坑,其直径达35米,深达12米,天坑周围25户人家紧急转移。
2010年4月8日,在广西贺州市平桂管理区黄田镇长龙村北边山脚下一处干涸的水塘上发现近20个由地陷形成的“天坑”。
2010年4月27日,广西六河村村口惊现“天坑”。
自2010年4月27日起, 四川长宁县方圆6公里区域内先后出现了28个神秘天坑(截止2010年6月1日,天坑数量已增至43个),天坑出现原因还未查明。
2010年5月23日上午,广西六河村村口惊现“天坑”。
2010年5月26日早晨6时许,兰临高速公路10KM+300米处临洮至兰州方向车道路面突然塌陷。塌陷发生后,高速公路路面上出现了一个长25米、宽9米、深5米的坑。
2010年5月27日,成都大邑新场镇天坑。早晨,新场镇村民侯先生,给自家稻田灌水时发现“天坑”:“天坑”整体呈坛子状,坑口相对较小,直径约1.7米,腔内较大,腔壁间最大直径约2.2米,坑内可见深度约1.5米。第二天,又在水田内发现一坑。
2010年5月27日下午2时30分左右,湖南沅陵县天降瓢泼大雨,地处沅陵县城的百乐福糕点店门前的人行道突然塌陷,一名营业员和一名70多岁老人与预制板一起掉进10来米深的坑内。
2010年5月28日,武汉徐东大街路面塌陷。徐东大街“君临天下”小区门前干道路面突然塌陷,现出9平方米深坑。
2010年5月30日,重庆一农村地陷2米大坑。
2010年05月30日四川成都大邑县新场镇桐林村田间现“天坑” 深度达5米。
2010年05月30日 危地马拉首都危地马拉城北部出现了一个深达60米、直径30米的塌陷洞。
2010年6月4日,浙江衢州,高速公路出现大圆巨坑。
2010年6月4日,江西省南昌市。一辆本田轿车在南昌街头卡在塌陷路面上动弹不得。
2010年6月8日,晚上8时左右,湖南宁乡县大成桥镇村民杨大姐家厕所突然沉塌,出现不明“天坑”,直径达五米多,呈坛状,口小里边大,不时传来垮塌声,流水声。
2010年6月16日下午6时40分许,位于南京闹市区的夫子庙路口地面突然塌陷,露出长两米、宽两米、深三米的大坑。
2010年6月17日,湖北武汉黄陂区盘龙城佳海工业园,突然出现一个直径约4米、深约5米的大坑。
2010年6月17日美国佛州惊现"天坑" 吞噬一辆轿车并不断扩大。
2010年7月1日,马来西亚沙巴省首府哥打基纳巴卢(Kota Kinabalu)忽然出现巨大“天坑”。一条交通繁忙的主干道被撕开一条5米宽的大裂口。除一辆大货车躲避不及翻倒路边外,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地质专家和相关调查人员已经赶赴事故现场,但截至目前,专家们也没弄清究竟是什么原因引发了地陷。而好奇的居民纷纷赶到“天坑”边,争拍这一奇观。
2011年6月19日浙江221省道江山市境内大陈岭路段,形成一个长约20米、宽约15米、深30米的大洞。
2014年7月,俄罗斯亚马尔半岛发现一个直径约80米的大坑引得多方猜测。而最近两个新的坑洞出现在俄罗斯的冰雪原野。其中一个大坑位于西伯利亚亚马尔半岛的小胡子地区和直径的49英尺(约为15米),另外一个被发现在泰梅尔半岛地区,直径约为4米。更多科学发现详见外星探索网www.ufo-1.cn。
西伯利亚亚马尔半岛上的一个神秘巨洞被人们称为末日天坑,俄罗斯科学家在进行研究之后发现其边缘颜色较暗,因此推测可能是巨洞形成时曾发生爆炸释放大量热量所致。当地媒体报道称:“科学家们发现这个巨洞大约70米深,底部有一个冰湖,水正向下侵蚀永久冻土墙。但其直径没有此前在空中估计的100米那样大,只有30米宽。”
由于洞穴结构十分脆弱,科学家们还无法深入洞穴底部,因此先将摄像头探入其中拍摄。科学家们采集了土壤、空气以及水源样本,准备继续进行研究。
现在,一种理论认为这个洞穴是地下大块冰块融化后形成洞穴。也有人认为,这个洞穴最有可能是当地气温变化导致“地下压力过度聚积”的结果。此外,科学家还排除了流星撞击理论,也曾有人推测是外星飞船登陆地球所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