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位于河西走廊的咽喉处,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到嘉靖神明168年(公元1540年),经历了"第一次水土人情,与建设邮政有关,有建筑和长城,长城可以修建,长城也可以维护。河西的建设和改善过程已成为河西的第一道关口,被誉为"国内外的伟大防御"和"世界第一关"。
《重修肃州新志》记载:“黑山又名“洞庭山”[4],在州西七十里,四面悬绝,人不能上,遥望焰焰如铸铜色”。黑山山势陡峭,沟壑纵横,怪石嶙峋;在连绵起伏的黑山山峦中间有两处山体虽然在黑山众多山体的环绕下却有着与黑山截然不同的特点,两处山体分别为四道股形沟山系和磨子沟山系,它们都是由灰白色花岗岩构成的山体,山涧一年四季泉水涌动、溪流遍布,水草丛生。
此外,磨子沟花岗岩石与嘉峪关关城建筑基石和道路铺设的条石同属于一种石质。这种灰白色花岗岩石不但承载性高;抗压能力强;具有很好的研磨延展性;还很容易切割和塑造,质地纹路均匀,不易风化,是修筑城楼基石的最佳石材。而且磨子沟距离关城较近,便于运输。再者,磨子沟有丰富的水源可供人员和牲畜使用。从这些因素分析,磨子沟花岗岩山体的岩石就是当时修建嘉峪关关城所用的石材。
嘉峪关关城的修建规模和形制上充分体现出我国古代军事战略家们在修建关隘时“因地设险,就地取材”的军事战略眼光。修建嘉峪关这样一个雄伟的关隘,首先是需要大量的人力,这对于当时强盛的大明王朝来说,征集民夫自不在话下。而真正的难题就是大量的建筑材料征集和朝廷限定的工期了,这对于当时交通运输相对落后的大西北来说更是难上加难了。
当时,嘉峪关一带的军政衙署是距离嘉峪关近七十余里的肃州城,而要从肃州运输大量的建筑物资也是件很困难的事,再者肃州也没有这么多的建筑材料供应,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嘉峪关关城周边距离较近的地域内制造和开采了,而黑山石关峡正是具备各种建材制造供应条件的理想场地。这里有距嘉峪关最近的理想建筑石材和烧制砖瓦所需优质红土,最重要的是这里有天然的水源可供人、畜和制造材料使用。经过实地勘察后,人们选定了距离嘉峪关仅5里的黑山湖一带大规模地修筑砖窑,并且在周边建有一些小型的民间砖窑用于工程建设。如今,在黑山湖周边仍然分布着数十个大大小小的砖窑,笔者曾在石关峡口东面也发现一处大量烧制青砖的旧址。通过认真推敲和琢磨,我们或许也应该相信“山羊驮砖”、“一块砖”等美丽传说也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事件。
仅仅发现证明磨子沟花岗岩石就是嘉峪关修建时所用石材,远不能说明“冰道运石”传说的真实性。为此,笔者曾经数次对磨子沟采石场及周边环境进行了考察,进一步探寻“冰道运石”的有力证据。磨子沟因为在沟内山体上的花岗岩石被人们用来制作石碾、石磨、石锤,当地老人又称作“麻子石”,所以就被人们通称为“磨子沟”。磨子沟山势陡峭,沟口为北南走向,进入沟口是分布在山沟南北两侧高大险峻的黑山。
拐过两道弯后便成东西走向,东面海拔1805米,由东面沟口向西前行1公里就是黑、白两色山脉分界处,此处海拔1827米,由此处向西继续前行就是就全是由花岗岩石构成的灰白色山体了,且越向前海拔越高,最高处沟底海拔达到了1950米左右。沟内共发现采石场3处,第一处位于北纬39°52′34.9″;东经98°08′16.5″;海拔1827米处的黑、白两色山脉分界处,此处分布面积较为广阔,且散布着众多半成型的石碾、石磨和石条和部分废弃的石料,应为当时集中细加工和处理石料的场地,在这处采石场的东北处有一处水井,直至现在仍然有井水溢出。
该处采石场东面半山腰处有矿主开采的一处矿洞,当矿洞开采至500米深处,大股的泉水从山体里涌出,致使该矿主使用大型的水泵不间断的向洞外排水,才能保障矿洞不被水淹;第二处位于北纬39°52′29.7″;东经98°08′01.5″;海拔1887米处的山沟较为狭窄的平坦地带,成长条形分布,长度约100米左右。此处再向西行就需要攀爬8米高的山体,就在这个山体正中的一陡立巨石上,笔者发现了一条自上而下的“溜石槽”和从山体深处向下流淌着的一股泉水俱在石槽左下方,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水池。
“溜石槽”成15°倾斜坡度,槽体长为540㎝,上宽300㎝,底部宽27㎝,槽深57㎝。“溜石槽”下面是面积约20㎡的软沙地,周围散布着几块刻凿后的巨大花岗岩石,有的岩石整齐的刻痕和凿坑清晰可见,此处应为石料的运送中转站和粗加工场地;第三处采石场就是攀越过“溜石槽”上方的山谷了,此处地域开阔,巨大的山石布满了整个沟底,从山上开采下的巨大石料夹杂在众多的巨石堆里,这处采石场应当就是磨子沟采石场的源头了。
由此,就可以将磨子沟的采石场工作程序做出归纳:首先在第三处采石场(最高处)工匠从山体上敲凿下巨大石块后,再分割成适合规格要求的小型石块;然后运至“溜石槽”处,由溜石槽将石块溜到山下,再由山下工匠挑选后进行粗略加工;最后将石料运至第一处采石场进行集中加工凿刻,达到要求后再由磨子沟运出黑山,送至嘉峪关建造工地。那么,这样巨大沉重的石料又怎样一处一处的进行运送呢?
从采石场“溜石槽”我们不难看出,古代聪明的工匠很善于利用减小物体间摩擦物理原理来运送石料。再者,从磨子沟的地理环境来分析,这里是一个水源非常充沛的山沟,同故事情节一样,在寒冷的冬季工匠们将水引到山路上结成厚厚的冰道,再借助山谷海拔落差形成的坡度来运送这些巨大的石块既省时、又省工、省力,何乐而不为呢?工匠们可以在天热时集中打磨石料,待寒冬到来,便大规模地将石料运送出山。这一壮大场面让守护关隘的官兵和周围的村民和过往商旅看到,便广为流传,一传十,十传百的演绎成今天我们所熟悉的“冰道运石”美丽动人的传说了。
无论是传说,还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冰道运石”都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