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闻

宝鸡眉县1家34口同吃同住30年 四世同堂不分家

2021-01-07 社会奇闻 宝鸡眉县1家34口同吃同住30年 四世同堂不分家

 宝鸡眉县一家34口同吃同住30年 四世同堂不分家

“女大出嫁,儿大分家”这是陕西关中农村自古形成的民间风俗,也是一个家族一个家庭生存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宝鸡眉县却有一户人家,从上世纪80年代,立下“兄弟不分家,贫富一起过”的约定,这个30多口人组成的大家庭,四世同堂,吃在一口锅里,住在一个院子,和谐美满,其乐融融,在当地传为佳话。

对此,西安民俗研究学者茅笛分析认为,一个农村家庭四世同堂不分家,和谐相处三十年,世间少见难能可贵,对于如今家庭成员相对冷淡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是一个良好的治家标本。

儿孙欢聚一堂令八旬老人倍感欣慰

到眉县金渠镇打听询问陈志平老人,知道的人并不多,可一问“四世同堂的老陈家在哪住?”几乎人人皆知。在热心村民的指引下,记者没费多大工夫,就来到了眉县范家寨村一组一户独家独院。进门处是刚盖不久的二层小洋楼,院子北边一溜房屋是厨房,南边种着芭蕉、竹子、四季青,绿意盎然,令人感到神清气爽。

宝鸡眉县1家34口同吃同住30年 四世同堂不分家

走进小院,只见一位白发老人微笑着迎了上来——他就是这个家的老寿星陈志平老人,他把客人让到沙发上,又是切西瓜,又是倒茶水,还一个劲说,“这么热的天,为我家这点事辛苦你们啦,真觉得过意不去。”

这时,陈家的长子陈仓宽听到家里来了客人,从楼上走了下来。据陈仓宽介绍,他父亲陈志平今年84岁,母亲高桂兰今年80岁,是他们家的第一代;他们家的第二代弟兄三人,他今年61岁,在农村劳动,以种植猕猴桃为生。他大弟陈仁宽今年60岁,在西安工作,是国家公务员,即将退休;二弟陈军宽今年57岁,以前是教师,现在眉县环卫局工作。至于他们家的第三代:他家有两女一男,女儿已经出嫁,儿子在汉中工作,是现役军人。大弟家有一儿一女,都参加了工作。二弟家一儿一女,儿子退伍转业在乡镇工作,女儿是教师。陈家第四代,有孙女孙子外孙子外孙女共7人,包括女婿侄女婿在内全家一共34人。

令陈志平老人感到骄傲的是,在他们家中,有7名共产党员,3名教师,3名营团级军人,7名国家公职人员,“这些娃们家,不但工作干得好,对我和我老伴孝顺得很,我老汉这辈子知足啦!”

随后,陈家的长子陈仓宽带着记者参观了他们的住房和厨房,这栋楼是2015年刚刚盖起的,面积达750多平方米,一层东边住着两位老人,西边是老二的房屋;楼上东边是老大家,西边是老三家,每所房屋都是四室一厅,面积在150平方米左右,包括客厅、厨房和洗手间,房子主体造价48万元,包括内部装修共花费54万元,是他们弟兄三个共同集资修建的,用陈仓宽的话说,“要不是我们弟兄三人齐心合力,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修建这么漂亮的房子的。”在这四间住房中,唯独没有见到锅碗瓢盆的影子,原来,这一大家子人,多年来一直没有分家,住在一个屋檐下,在一口锅里吃饭,院内的大厨房和大铁锅一次就能够供应近40人的用餐伙食。除了春节以外,每年的五一假期、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都是陈家的“团圆日”,一家大小围在两位老人身边,吃饭喝酒,唱歌跳舞,打牌助兴,快乐开心,其乐融融……

妯娌情如姊妹婆媳如同母女

一般在家庭关系中,最难处的就是婆媳关系和妯娌关系,但在陈志平老人家中却是另外一种情形,陈家三个儿媳,对待婆婆高桂兰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关爱有加。平时老二老三媳妇都在单位上班,大嫂陈玉花是一个农村妇女,没有多少文化,但是为人善良忠厚,每天在地里忙着给猕猴桃浇水、授粉、嫁接、套袋,回到家里还要做饭洗衣,饭做好了端给老人,等一家人都吃上了饭,她才最后用餐。近年来,婆婆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陈玉花给老人喂水喂饭,端屎端尿,任劳任怨。

上世纪90年代中旬,高桂兰老人不幸得了出血热,大儿媳陈玉花在农村老家照顾年老的父亲,还要给丈夫做饭;二儿媳李素芹,远在西安,只能临时照顾老人,所以,三儿媳张花然白天在学校代课,一放学就到医院照顾婆婆,还给婆婆擦身子洗尿布。后来,婆婆高桂兰在西安看病期间,照顾老人的担子又落在了二儿媳李素芹的身上,她对待婆婆和两个妯娌一样孝顺。

三个儿媳对待婆婆都非常孝顺,那么,她们之间又是怎么相处的呢?三儿媳张花然回忆说,那会她在老家附近代课,挣工分,为了帮助大嫂减轻负担,她把大嫂的两个孩子带在自己身边,照看孩子上学放学。1994年到1995年之间,她患病在身,浑身无力,在西安看病期间,二嫂李素芹到医院照顾她,给她做可口的饭菜,给她洗衣服。她刚开始暂住在她大姐家,二哥陈仁宽专门接她回家说:“你在你姐家是个客人,这儿才是你的家。”让她听了非常感动。回到眉县老家养病期间,她大嫂陈玉花一有空就陪她说话,帮她洗澡搓背,给她按摩,“就是亲姐妹也未必能做得这么好。”说到这儿,张花然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说起弟兄三个的关系,老三陈军宽说,“我大哥是个实在人,不爱说话,那会家里条件不好,可是我大哥年年喂养三口猪,舍不得卖,过春节时杀了,给一家人改善生活。当时粮食紧张,每次回家走时,大哥就会让我们带上家里的蒸馍、玉米糁和自家磨的面粉。我和妻子都是民办教师,考上宝鸡教育学院后,每逢二哥从西安回来探亲,总要给20或30元钱还有粮票,那会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才45元,这些钱都是二哥省吃俭用专门留给我们的。如果没有我大哥在家照顾老人,我二哥鼎力相助,我和妻子恐怕难以完成学业,也不会成为一名国家公职人员。”陈军宽深有感触地说。

“合家共过”的接力棒在下一代手中传承

“陈家四世同堂如今已传至你们第三代手中,你们能否继承下去?有没有思想准备?”

面对记者的提问,陈家的孙媳妇、80后幼儿教师王灵洁说,“我爸爸他们那一代人,如今已经退休或者退居二线,将来我们这个家庭,能否汇聚人气,就看我们这一代了。爷爷、爸爸他们上两代人,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维系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我们这代人一定要传承下去,而且要做得更好!”

宝鸡眉县1家34口同吃同住30年 四世同堂不分家

王灵洁告诉记者,今年过端午节,除了大姐和女婿有事耽搁了,其他家庭成员都开车赶了回来,不用父辈嘱咐,他们几个小字辈,买肉的买肉,买饮料的买饮料,洗菜的洗菜,做饭的做饭,在院子支起了架子烤羊肉,然后,看小孩子唱歌跳舞表演节目,第二天,轮流值班,玩得开心极了,他们还组建了一个“欢乐一家亲”的微信群。离别时,大家依依不舍,期待中秋节再次相聚。

眉县示范幼儿园教师陈晓敏是陈家第三代中的一员,她在的演讲中说:“爷爷教导我们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凡事不要只想自己,要多想想他人,能帮助人尽量去帮,我牢记在心。妈妈爸爸对爷爷奶奶的孝顺,言传身教,对我影响很大,生活在我们这个和谐美满快乐的大家庭,我感到非常幸福和满足,我们家形成的‘孝为先,和为贵,诚待人,亲持之’的家风,使我终身受益并一代代传承下去!”

提起“一家人合伙过不分家”这档子事,陈志平老人非常欣慰地说,“今年过春节开家庭会议,看是否还要在一起过日子?没想到我那几个孙子孙媳妇坚决不分家,看着娃们家这样团结,我这当爷爷的也高兴……”

四世同堂来之不易

刚开始陈家兄弟作出“兄弟不分家,贫富一起过”的决定,还有一段小插曲。那是1986年前后,当时陈家老三陈军宽和妻子张花然还在学校当民办教师,有次放假骑摩托回家,到家后大嫂要出门走亲戚,大哥陈仓宽借弟弟的摩托车和媳妇一块出门,回来时路况不好弄了一车的泥。老三看了不高兴地说:“你俩咋搞的嘛?把车子弄成这个样子。”大哥也不高兴说,“不就是个烂摩托吗,弄脏了就弄脏啦,有啥了不起的?”弟兄两人憋了气,刚好老二陈军宽在家探亲,弟兄三个和妯娌三个连夜召开家庭会议,举手表决到底是分家还是继续过下去?这时,大哥陈仓宽站起身激动地说,“两位老人还健在,咱们弟兄相处,没有发生什么大的矛盾,为啥要分家呢?你看看村里闹分家的,有几个把日子过好的?要分家你们分,我坚决不分家。”大哥的话触动了大家的感情,这么多年一大家子人过得挺好的,一旦分家还真不适应,于是就这么定了下来。

大哥陈仓宽认为“宽容、忍让、坦诚、付出”是兄弟妯娌和睦相处的基础,“我们弟兄三个,包括三个媳妇,如果有一个人斤斤计较,就不可能坚持到今天。”二弟陈仁宽总结说,“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大都吃过苦,知道生活的艰辛,比较珍惜亲情。当然,这个也和我父亲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我父亲和我母亲对我的爷爷奶奶非常孝顺,他们从小给我们的教育就是做一个诚实可信的人,和村里的乡邻搞好关系。”

对于陈家弟兄三人30多年的坚守,西安民俗生态学者茅笛称,人类社会的从大家庭组合到分裂成三口四口的小家庭,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是对于传统的道德风尚不能无选择的摒弃,其好的一面需要继承和发扬光大。四世同堂不分的大家庭是当今社会独有的一道风景。家是最温暖的港湾,家是一份忠孝之心的坚守。家从来都是人心最温暖的地方,在外边不管吃多少苦,受多少委屈,一回到家里一切都变得温暖,而今人们匆忙地忘却了家之厚重。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把家看得很重,于是,就有了“家和万事兴,家宁国泰平”的千古流传;于是,就有了除夕夜在外人员匆匆回家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