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养万物的地球,可不是单单人类一个物种的家,但自从人类出现以后,大肆滥垦滥伐的建设、毫无节制地掠夺,原本应该是和谐共处的自然资源,却在总是“人定胜天”的荒谬观念下,有着无以复加的摧残和伤害。
若从地球45亿年前形成的初期,历经冥古宙、太古宙和元古宙的地球演变,直至5亿年前至今之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的生命繁衍,若以24小时比喻为地球孕育的生命周期,20万年前出现的智人人类,仅是一日中最后的2秒钟──但人们所对地球的侵害、战争的紊乱和工业革命后肆无忌惮之污染,却是千古以来令环境难以承受之剧。
曾几何时,我们总在霎时间的无形中,间接地让某种动物的生存遭受威胁,也或许又在浪费各种资源的背后,令累积的碳足迹成了无法抹灭的感慨。
科学家最近对地球上所有生命进行开创性的崭新评估,显示人类在地球生命中虽然微不足道,但却握有完全的主导地位。
《Revelator》报导,科学家近期宣布,他们已证实了确定在2019年绝种的物种。而事实上,在一个物种宣布正式灭绝之前,科学家往往必须经过数十年的追踪和分析,直到真正确认再也无法发现其生活踪迹时,才能宣告绝种的真相。
专家强调,绝大部分的灭绝都发生在未被正式观察或命名的物种中,它们往往活在狭小的栖地内,容易在受到污染、破坏、物种入侵或极端的天气事件中灭亡,很多甚至没有经过科学家正式的研究。
而这份名单警告着世人,如果人类再如此不知省悟的掠夺和豪取,世界上只会有更多物种不断的离我们而去……
图/金顶夏威夷树蜗牛
金顶夏威夷树蜗牛只在美国(USA)夏威夷瓦胡岛森林中有分布,最早的纪录可追溯至1780年代,当时的数量非常多。由于漂亮的外壳和特征,让该蜗牛成了制作项鍊的首选,超大量的捕捉导致族群急遽下跌,渐渐消失在大自然中。
1997年时,仅存的最后10只金顶夏威夷树蜗牛被送往夏威夷大学饲养,曾经成功孵育小树蜗,但最后却接连死亡。仅存的蜗牛“乔治”存活至今,也在2019年1月以14岁年龄过世,确定该物种完全消失。
图/诺氏拾叶雀
诺氏拾叶雀是巴西(Brazil)的特有种,最后一次有人类目击的踪迹已经是2011年的事,它们消失的主因,最关键就是热带雨林的开发──大片如足球场般的森林不断被砍伐,改种植其它经济作物或提供造纸、供应家具市场,令人无比心酸。
2019年时,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该物种正式归类为灭绝。
图/珊瑚裸尾鼠
珊瑚裸尾鼠是澳大利亚(Australia)的特有物种,存在于大堡礁北端的植被珊瑚礁,最后一次被研究人员发现时已是2009年。
2019年,澳大利亚政府正式宣告此物种灭绝,该物种是唯一的珊瑚礁特有哺乳动物,更是因为气候变化而灭绝的第一种哺乳动物。
图/中华白鲟
中华白鲟又称为中国剑鱼,最大的特征就是该鱼有着如旗鱼般的坚挺外型和特征,当代因为其生存水域遭受破坏,其物种稀少,所以有“水中大熊猫”之称。
中华白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种之一,它存活历史悠久、广泛生长于长江中下游水域,自古以来便有许多文献纪载。不过由于人类过度捕捞、三峡大坝的兴建等栖地破坏,2019年9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宣告该物种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