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3月13日,美国纽约皇后区,28岁的凯蒂(Kitty Genovese)在酒吧工作结束后,驱车回家,停好车子后,没有发现自己已经被一名男子盯上了。
···
凌晨时分,温斯顿(Winston Moseley)找到了抢劫的猎物,他看着凯蒂,起了邪念。跟踪对方来到公寓附近无人之处,上前挟持,二话不说就用刀子捅了两下。
凯蒂感到刺痛,背部重创,大声叫喊“我的天!他刺了我!救命啊!”
据说,有很多人听到她的呐喊声,一名邻居罗伯特(Robert Mozer)大声吆喝“放开那个女孩!”吓得温斯顿放开,逃离,凯蒂也逃进建筑物范围内,当时已经受了重伤,但也离开了目击者的视线范围。
驾车逃逸的温斯顿,十分钟后竟然又回头,继续找寻着凯蒂,发现她躺在地上失去了意识,看起来她因为门上锁了进不去,体力不支倒地。
温斯顿连忙上前,连续捅了她好几刀,之后就地强奸,结束后抢走了49美元后再次逃逸。整个犯案过程不超过三十分钟。
···
后来温斯顿被逮捕,查出他拥有一栋房子,妻子和两名孩子,比我还有钱,幸福美满,但他本身患有强迫症。
温斯顿表示自己的动机只是想要杀人而已,而之所以选择女性是因为比较不会反抗,他也承认了另外两起强奸罪和大约40宗的盗窃罪,另外经过检测,他的智商竟然高达135,比一般人都还要高。
初审之后,温斯顿如愿以偿被判处死刑,却在后来不幸被改判监终生监禁,服刑52年后,才于2016年3月28日死在监狱内,当时已经高龄81岁,可能比你我将来还要高。
···
为什么一名有妻儿有房产,智商高的男人会犯上这种罪刑?这不是本篇的重点,重点是一个叫做“旁观者效应”的心理学课题。
根据《纽约时报》报道,凯蒂被袭击时,有高达38名目击者(或耳听者)知道她的遭遇,但都以种种理由拒绝帮忙,心理学家认为,那是因为“旁观者效应”作祟。
“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Genovese syndrome):当有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出手帮忙的几率会降低,旁人数量越多,帮忙的几率越低。这种效应也称为“离散责任”,把自己的责任分散给旁边的人,当你的责任只剩下一丁点的时候,大概就不会出手帮忙了,心里还会想“必然有其他人会出手相助,无需劳烦到自己”。
经过凯蒂被杀案件后,“旁观者效应”引发学界研究者关注研究,并且在未来数十年内,出现在心理学课程的教科书内,成为重要课题,各位平时需要背诵的各种理论大都是以类似的方式出现。
温斯顿就在大家的袖手旁观中,犯下当众谋杀的罪行,并且还逃之夭夭,之后才在其他偷窃案中被逮捕,否则恐怕这辈子都逍遥法外。
但人心真的那么冷漠无情吗?
(《纽约时报》当年误置“37人”在标题上)
···
2016年,《纽约时报》发文稿表示,当年的“凯蒂案件”报道有“瑕疵”,里面关于38名目击者袖手旁观的部分,有稍微的夸大其数目。
没有任何证据证明那38名“目击者”存在,也就是说,大家背了多年的教科书理论,其根基根本站不住脚。
一切都是基于一篇错误报导引发。
虽然在后来的实验中,研究者们发现,人们确实会在人多的时候降低愿意帮忙的可能性,以支持“旁观者效应”,但并非全部实验都有这种答案,有些实验结果显示,人类还是愿意帮忙的,尽管旁人众多。
这就表明了,人类会不会帮忙,要取决于很多因素,而不是单纯的“旁观者效应”就能够说明一切。
当地文化,人们教育素养,收入程度,当下精神状态等,都会影响当下的决定。
你在人群中求救,会不会得到帮助,和人群的数量没有太大关系。
但也不是说旁观者效应不存在,而是我们会不会不小心夸大了它的效果?就像当年《纽约时报》不小心夸大了自己的报导一样?
(当年凯蒂被杀害的社区)
···
在1967年,美国总统法律实施与司法管理委员会,在全国设定统一救助电话,用以报告紧急事件,最后选择了“911”,为什么会选择这组号码?因为当时觉得这个号码容易记,并且拨号时方便,也能很好的和其他号码区分开来。
据说,凯蒂谋杀案是推动政府推出这种新制度的主要推动力。
题外话,英国当年则是于1937年设立了999为紧急报警号码,导因是因为一起死了5个人的大火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