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闻

老祖宗也爱喝牛奶?英国考古团队发现6000年农民可能就会喝牛奶、吃起司!

2021-01-07 社会奇闻 老祖宗也爱喝牛奶?英国考古团队发现6000年农民可能就会喝牛奶、吃起司!

乳制品是现代人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人类喝牛奶的历史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英国考古团队日前透过质谱分析法,在史前时代人类骨骸的牙齿上发现乳蛋白质,证明人类早在距今6000年前就开始饮用牛奶或食用乳制品,研究更指出,人类的老祖宗当时可能会把生乳加工为起司、优格等发酵乳制品,以减少乳糖不耐带来的影响。

埋藏在牙菌斑中的秘密

这篇研究9日发表于《考古学与人类学科学》期刊(Archaeolog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Sciences), 研究团队从7名横跨新石器时代早期至中期的人类骨骸的牙齿上刮取牙菌斑样本,分离牙垢上不同成分后,再使用质谱法进行分析,检测出牙菌斑内含有β-乳球蛋白(beta-lactoglobulin),这也是迄今发现人类食用或饮用乳制品的最早直接证据。

英国广播公司(BBC)引述本文共同作者、英国约克大学(University of York)考古学教授查尔顿(Sophy Charlton)说法指出,蛋白质体分析是一门新技术,先前使用相同方法进行的分析,研究的都是历史时期的遗迹,本次是首次应用于史前遗迹上。

用于检测的人类遗骸分别来自英格兰西南部的汉柏顿山(Hambledon Hill)遗址、黑泽尔顿北部(Hazleton North)遗址,以及英格兰东部的班柏里巷(Banbury Lane)遗址,这群新石器时代先民,生活在距今约6000至4400年前,除了从事农耕,也开始发展畜牧,驯养牛、猪、绵羊等动物。而在汉柏顿山遗址发现的陶器碎片中,高达4分之1含有乳脂成分,也表明乳制品在居民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

为克服乳糖不耐 老祖宗把牛奶做成起司?

在台湾,许多人受乳糖不耐症状所苦,只要喝牛奶或食用乳制品就会引发恶心、腹泻等症状,这是由于人体内乳糖酶的量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不再像婴儿时期具备消化乳糖的能力。BBC指出,虽然现代欧洲人多数发展出“乳糖耐受性”,在成年后仍可以顺利消化乳制品中的乳糖成分,但这样的基因突变现象到了青铜器时代才出现。也就是说,这群新石器时代的老祖宗虽然已经开始喝牛奶,却忍受着乳糖不耐带来的不适感。

查尔顿说,当时的人类可能会限制自己饮用牛奶的量,借此缓解乳糖不耐症状,但她认为另一种解释更加合理:“如果把生乳加工成起司、优格或其他发酵乳制品,能够降低乳糖含量,让人类更容易消化,我推测他们当时会对牛奶进行加工。”查尔顿指出,在新石器遗址陶器中发现的残留乳脂成分似乎经过加热,这也与团队提出的“加工说”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