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号称有三大怨灵:平将门、菅原道真,以及崇德天皇。他们的怨,让日本人盖了许多宫庙、神社来祭祀他们,想办法压住这三人的怒火。
其中,平将门的怨灵之重,让许多人心生畏惧、许多流言不胫而走。幕府与天皇甚至在东京建了一堆神社,还以此组成了一道道法阵与结界,镇住了当地的风水。不过,这些法阵、结界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若要谈论结界与平将门怨灵的关系,就要从他的死说起。平将门其实是早期一位天皇与侧室的后代,是有皇族血统的贵族。在十世纪、930年代时,平将门在关东一代逐渐称霸,而当时在京都的朱雀天皇处于弱势,这给了他一些自立的契机。后来,平将门借着“八幡大菩萨”之名自立为“新皇”,还模仿朝廷设置文武百官。
平将门位于家乡的铜像(图/维基百科)
平将门是日本史上唯一反抗朝廷、自立为“皇”的人,这自然对“万世一系”的日本皇室来说是罪不可赦的,朱雀天皇下达了追杀令,务必要取下平将门首级,并挂在京都城外枭首示众!
虽然平将门的头被挂在京都,但他的身体却仍留在关东一带。据传,他的首级送到朝廷时,仍龇牙咧嘴地咆哮,誓言找回自己的身躯,再来替自己报仇。某天,在众目睽睽之下,他的头突然腾空飞起,冲往东边去寻找自己的身躯。不过,不知道为什么飞到一半却掉了下来,成了当今相当有名的、位在东京大手町的“首冢”。
这个首冢可不简单
平将门首冢(图/维基百科)
17世纪初,江户幕府全权掌握了日本,虽然可能有谋反的想法,但最终并没有挑战天皇体系,以维持幕府统治的合法性。这种际遇,让德川家对平将门产生兴趣,进而把他迁进神田神社祭祀,还连同首冢及“铠神社”、“水稻荷神社”、“筑土八幡神社”、“兜神社”、“鸟越神社”等跟平将门有关的地点,建构成一个北斗七星法阵。
北斗七星阵(风传媒绘制)
选择北斗七星的原因,则是因为平将门生前笃信妙见菩萨、也是北斗七星的守护神,德川幕府希望能借着这些神社组成的“北斗七星阵”,保佑幕府平安,并祈求关东地区风调雨顺。
1868年大政奉还后,明治天皇迁入东京,但此地却有着“逆皇”的魔法阵守护这里,这让皇室相当不安,可是如果把它拆了,又怕平将门怨灵的报复,不敢贸然行动。于是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在皇居附近修筑了5座灵园,分别是“杂司谷灵园”、“谷中灵园”、“青山灵园”、“筑地本愿寺”,以及中间最著名的“靖国神社”,锁住这个北斗七星阵。
皇居方阵(风传媒绘制)
同一时间,将来会成为环状的JR山手线正如火如荼地建造当中。这条线的意义在于,它与方阵一起将北斗七星阵的“铠神社”和“兜神社”切断;这两个神社分别代表了平将门的盔甲与头盔,这么一分割,让身为武士的平将门毫无用武之处。
另外,山手线与中央线更能连成一个类似太极的结界,其中的“阳之阴”是只有神才能进入的地方,牛鬼蛇神、叛将等是不可能进到这个地带,而皇居就是位在这个灵点。
山手线(黄)与中央线(绿)形成的太极结界,其中红圈处便是“阳之阴”,皇居坐落于此。(风传媒绘制)
话说回来,当初5个灵园构成的方阵可能不是那么有效,没能完全压住北斗七星阵,因为在山手线还没成一圈的1923年发生了死伤惨烈的关东大地震,让许多群众又重新想起平将门的怨念。除此之外,位于东南角的筑地本愿寺也因为地震而毁损。
纵使山手线的成形,但这个方阵仍没补齐,也就无法破除七星阵。在二战期间,美军的军机都非常巧合地从筑地本愿寺的破口飞进东京。而且在战后,盟军想破坏首冢、在附近建造停车场时,一堆工人、美军军官接二连三出意外死亡,连当时盟军最高领袖麦克阿瑟都不敢动这块地,日本政府相当避讳在首冢附近动土,同时积极修复筑地本愿寺以重新补齐方阵。
方阵与结界的双重镇压,右边的棕色方框是兜神社,左边的则是铠神社。(风传媒绘制)
今日,借着皇居方阵与山手线结界,压抑北斗七星阵的法力,守护着关东地区的平安。即便如此,日本人还是不敢随意动到平将门的首冢,像是为了2020东京奥运而在市区内有许多工程,唯独首冢周遭完全无任何施工痕迹。
虽然这些法阵与结界可能是一些穿凿附会的都市传说,但对于观光客来说,不失为认识日本历史文化的好机会。下次到东京,不妨来个一个结界/法阵之旅吧!
*民间传说,请勿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