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闻

跌荡放言什么意思?跌荡放言典故介绍

2021-01-03 考古发现 跌荡放言什么意思?跌荡放言典故介绍

孔融让梨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典故,家长都喜欢给孩子讲这个故事,好让孩子学会谦让的美德。孔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也是建安七子之一,孔子的二十世孙。孔融年少便阅览群书,知识渊博,长大后在朝廷担任北海国相一职。但孔融也有一个毛病,就是太爱凭自己的喜好抨议时政,导致最后惹怒曹操被杀。“跌荡放言”这个成语的典故就和孔融有关,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跌荡放言什么意思?跌荡放言典故介绍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后汉书·孔融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主人公是孔融。原文如下:

曹操既积嫌忌,而郗虑复构成其罪,遂令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状奏融曰:“少府孔融,昔在北海,见王室不静,而招合徒众,欲规不轨,云‘我大圣之后,而见灭于宋,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及与孙权使语,谤讪朝廷。又融为九列,不遵朝仪,秃巾微行,唐突官掖。又前与白衣祢衡跌荡放言,云‘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既而与衡更相赞扬。衡谓融曰:‘仲尼不死。’融答曰:‘颜回复生。’大逆不道,宜极重诛。”

跌荡放言什么意思?跌荡放言典故介绍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曹操对孔融早已心生嫌疑猜忌,而郗虑又对控偶让那个网络罪名,于是就让丞相军谋祭酒路粹上书诬告孔融说:“少府孔融,过去在北海郡时看到王室不安宁,便召集徒众,图谋不轨,并表示‘我是圣人的后代,我的祖先被宋华督所害。谁说天下就一定是姓刘的人呢。’后来他又与孙权派来的使者密探,诽谤朝廷。

另外,孔融身居九卿这样的高位,不遵守朝廷的礼仪,不戴帻巾包发便装出行,在皇宫横冲直撞。又与没有出仕的祢衡一起放纵不拘,胡言乱语,说什么‘父亲而儿子其实并没有什么可亲近的,只不过是情欲发作的产物而已;儿子与母亲又是怎么回事呢?就像是把物品放在缶中,从缶中出来就分离了’。两人还互相吹捧,祢衡说孔融是‘仲尼不死’,孔融则说祢衡是‘颜回再生’。如此大逆不道,应该处以严厉的刑罚诛杀。”

跌荡放言什么意思?跌荡放言典故介绍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便是文中所提到的“跌荡放言”,意为行为放纵,胡言乱语。这也是由路粹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控偶让那个与曹操的恩怨,我在昨天介绍“想当然”这一成语时已经做过介绍。总体而言,由于孔融早已将曹操视为即将篡汉的奸贼,故此曹操一切机会对曹操进行挖苦和讽刺。由于孔融的声望极高,故此他的言论在朝廷内外都会引发热议,而这一点又是曹操非常忌讳的。只不过因为当时中原形势并不明朗,曹操不敢贸然发难。

跌荡放言什么意思?跌荡放言典故介绍

到了北方地区统一之后,曹操认为时机成熟,不再放过孔融,终于在赤壁之战开打前将孔融这位名士诛杀。不过,孔融的这些罪名都是在曹操的授意下捏造出来的,并非事实,这一点令人非常不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