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闻

暴君墓中发现一具女尸和一个绝世宝物,专家惊呼:我们误解他近千年,必须为他平反了!

2021-01-01 灵异事件 暴君墓中发现一具女尸和一个绝世宝物,专家惊呼:我们误解他近千年,必须为他平反了!

925ac9c1ded1ead66e683b077ab00002.jpg

01

在我国冷兵器时代,城墙无疑是国家最重要的防御工事。修筑高大坚固的城墙,可以在战争中有效的防御敌兵,攻守都很占优势,万里长城就是古代城墙防御的典范。

除了防御北方的游牧民族,重要的军事要塞、经济重镇也都会建造城墙作为防御工事。

最开始的城墙由土垒、土石混筑,可以抵挡长枪大刀的攻击,但是随着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火枪大炮等大杀伤力的武器出现,土垒的城墙已经完全不能起到防御作用,很多曾经雄伟的城墙泯灭于炮火和风雨之中。

be0dee7d1c6a04579b72f53a246e9ace.jpg

在无数次的攻城略地实战中,古人积累了丰富的城墙建筑经验,于是更牢固的砖石构造开始大规模使用。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城墙的防御工事自然被格外重视,因此在古代南京城拥有很多的城门城墙,明朝作为最后一个建国初期定都南京的朝代,朱元璋对南京城墙城门的修建也达到历代顶峰。

明朝时期南京有城门“里十三、外十八”。“里十三”指的是内城城门,“外十八”指城郭的城门。随着几百年的历史变迁,如今十八座外城门都已彻底消失。

但是十三座内城门,却经受住了炮火的考验,基本都保存了下来。有人还发现这十三座内城门连接起来就是个朱元璋的头像。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花马,带把刀,从你家门前抄一抄,问你吃橘子还是吃香蕉。”这首南京童谣不知唱了多少辈南京人,但是随着传统文化的教育断层,南京古城门背后的故事已经鲜有人知。

02

今天我们说的就是南京城门中最神秘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一个——中华门。中华门,原名聚宝门,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城门,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瓮城,有“天下第一瓮城”之称。

fbb17c5ef2d3f1c2243789c39193cb70.jpg

相传,明朝初期修建中华门时,修一次塌一次,始终建不起来。朱元璋以为是官员们偷工减料,十分愤怒。

于是为了确保墙砖的质量,朱元璋下令每块砖都在侧面印上制砖工匠和监造官员的姓名,一旦发现哪块不合格,立马就可以根据姓名追究责任。但是经过这样严格的质量管理后,工匠们再次修建后还是发生坍塌。

最后朱元璋找来神算刘伯温去看风水,刘伯温一卦之后,说中华门的地基下有一个专门吃土石的怪兽,这正是中华门屡次修建屡次坍塌的原因所在,必须在地基之下埋藏稀世珍宝聚宝盆,令其源源不断的产生土石,方可堵住怪兽的嘴,保城门万年不倒。

36a860dc0f3a14fabf12ba46f030dab3.jpg

03

这时,大明首富沈万三便躺枪了。朱元璋心想自己虽然是皇帝,但也不能强抢别人的东西,于是想了一个借口。找到沈万三,说需要借他的聚宝盆一用,三更借,五更还。

当朝皇帝都开口了,沈万三自然不能拒绝。

朱元璋借到聚宝盆后,立刻命人将其埋在中华门的地基之下,工匠连夜赶工,这次城墙竟真的没有倒塌。

而沈万三那边借出之后,夜不能寐,焦急的等待着五更到来,紧等慢等四更声响起,但是又过了好长时间,就是听不到五更的更声。

原来朱元璋已下令打更人,从今以后只准打一到四更,不准在打五更,违者杀无赦。

朱元璋就这样“以借代抢”占了沈万三的聚宝盆。该城门也因此得名聚宝门。

80910b531eb06598d102bbd850c6376e.jpg

中华门历经600年风雨沧桑、战争洗礼,至今仍屹立不倒,保存完好。

我们很难断定聚宝盆的传说是真是假,但是中华门能够保存至今,与其修建过程中严格的质量管理绝对密不可分,如今城门砖块上的名字还依稀可见。

在朱元璋这样的皇帝手下干活,没有人敢不拿出全力,害怕随时掉脑袋。再加上朱元璋这套世界首创的质量追踪制度,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被发挥到极致,于是造就了这样一座用心血筑成的历史丰碑

暴君墓中发现一具女尸和一个绝世宝物,专家惊呼:我们误解他近千年,必须为他平反了!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在我国历史上,一个王朝是否强盛的显著标志就是对西域的控制。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命蒙恬统兵30万北伐匈奴,收复河南地。后继的汉王朝又经过与匈奴的数十年血战,彻底打通了前往西域的河西走廊。

为什么叫“走廊”呢?因为通往西域的主要路线就是如今的甘肃,这是一块狭长的通道,无论是两汉还是魏晋,版图都呈现出一种杠铃形状,中原和西域之间非常狭窄。

d89317a42e99bc7c53fda230a84d0c46.jpg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一块吉地还没有纳入版图,这个地方就是我国最大的省—青海省。这块面积72万平方公里的地方,雄踞青藏高原,是中原贯通新疆、西藏的大通道。

但在6世纪之前,这里一直由吐谷浑所掌控,直到一位暴君的出现。

这位暴君就是隋炀帝。公元608年,隋炀帝大破吐谷浑,置4郡,自此,青海第一次纳入了中原王朝版图。但仅仅过了9年,隋朝即宣告灭亡,隋炀帝本人也被部下弑杀在了扬州。

bed5485a0452587e0836347e3ffa45f8.jpg

由于是亡国之君,隋炀帝在后世的评价非常差,弑父淫母、杀兄屠侄、荒淫暴虐,这些都是贴在他身上的标签。即使在其死后,所遭受的待遇也完全摒弃了死者为大的传统观念。

2013年3月,在扬州一处堆满建筑垃圾的工地底下,人们意外发现了一座小的可怜的帝王陵墓,虽然墓志上明确写着墓主为隋炀帝,可是专家始终不敢相信大名鼎鼎的隋炀帝居然葬在这里。因为除了少量陪葬品外,墓主尸骸和棺椁都已化作尘土,只剩2颗牙齿。

b555e8f29f298724fe363e0b50bd966d.jpg

直到在墓的附近找到了一具女性尸骸和铜制门环,才印证了墓志所言非虚。那么骨骸和铜环能说明什么呢?尸骸是杨广的皇后萧氏,铜环则是宫门的门环。

大家都知道,史书曾评价隋炀帝暴虐无常,不过从他生前所为来看,显然是夸大了。古代曾有一个恐怖的刑罚—连坐,隋炀帝却认为罪不及嗣将其废除(后世又恢复)。而在叛军挥剑斩杀他时,他却冷静的说了一句:诸侯的血落地,天下尚且要大旱,何况是天子,最终选择了自缢。

b7241f8a7d400bb1adf974cc2f6c875e.jpg

这两件事显然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暴君所能做出来的。此外,杨广一生子女并不多,并跟萧后恩爱有加,即使是他死后,萧后先后被各方势力裹挟29年,但临终依然愿意与杨广合葬,可见,好色荒淫也是夸大的。

隋炀帝在位的14年里,耗费全国民力营建东都、修筑大运河、三征高句丽,但奇怪的是,他却没有给自己修建陵墓。以至于他死后,萧皇后和部下不得不用床板做棺材,用宫门铜环当陪葬品,把这位帝王草草安葬。直到唐朝统一后,出于亲情和安稳民心的考虑,李世民父子才将隋炀帝改葬。

6baa06ab8718782ac607db7e18bb863c.jpg

即便如此,这位生前可以动用百万大军出征的帝王,死后的归宿却依然太过寒酸,连考古专家最初都以为这是一个古砖窑的遗址。

也难怪扬州博物馆的专家顾风意味深长的说了这样一番话:隋以后的朝代出于政治需要,把隋炀帝所犯的错误放大了,再加上一些文学艺术作品的妖魔化和丑化,导致了隋炀帝成了反面教材,他的建设和开拓之功被忽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