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狂犬病毒引起的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人主要通过病各咬伤而感染,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100%,因此预防接种在本病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人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大多数病例的发病于受伤感染后的1-3个月,最短的10天-2月,长的1年以上,曾有5-10年以上的个别病例报道,10年以上则为罕见。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取决于受伤者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因为狂犬病毒可经伤者的皮肤、粘膜等途径侵入,最终到达中枢神经系统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伤致头面、颈部等靠近中枢神经系统时潜伏期短,四肢及身体其他部位则潜伏期较长。多处伤口、深部伤口或皮肤损伤严重者潜伏期短。
潜伏期为10天~10余年,一般30~90天。病程一般在6日以内,超过10日者极少见,临床经过可分三期:前驱期;兴奋期;麻痹期。
人对狂犬病毒普遍易感,被病犬咬伤而未预防接种者,其发病率平均为15-20%(可高达70%);为病狼咬伤后的发病率较高,平均为50%。
发病与否与咬伤部位、创伤程度、局部处理情况、衣着厚薄以及疫苗注射情况等因素有关,国内报告全程疫苗注射后的发病率为0.15%,未注完全程者为13.93%。
我国目前使用的是组织培养疫苗,要求每次注射抗原量不少于2.5国际单位,使用方法是:一般咬伤患者于0、3、7、14、30天各肌肉注射一安瓶疫苗。
严重咬伤(头、面、颈、手指和多部位咬伤)或深度咬伤(大量出血、功能障碍或肌皮咬伤)除按上过程序注射疫苗外,还应使用疫苗的当天或前一天(咬后8小时内)注射抗狂犬病血清。
剂量按每公斤体重40国际单位(严重酌情增加至100国际单位)计算,50%在受伤部位浸润注射,其余进行肌肉注射,1~2日内分数次注完。血清使用前须作过敏试验,阳性者采用脱敏疗法。为避免血清对疫苗作用的干扰,应在第5针疫苗接种先后,再加强2针疫苗。
一旦被病狗或病兽咬伤,应立即进行彻底严格的伤口局部处理,同时应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假如咬伤你的狗患有狂犬病,最好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