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闻

周恩来总理到底为何一生都未回家乡?

2021-01-01 社会奇闻 周恩来总理到底为何一生都未回家乡?

 江苏淮安是周恩来的家乡,他的早年就是在那里成长的,因此他对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有非常深厚的感情。都说家是心灵的依靠。的确,即便后来周恩来成了新中国的总理,他也一直念念不忘想回家乡看看,可是终未如愿所尝。

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12岁的周恩来离开家乡淮安。从此,他再也没有回去过。

1941年春,周恩来在重庆曾作过一次情理交融、十分感人的露天演说。在演说中,他提到“母亲冷落的坟地还在日占区,自己多么希望能回家乡去清扫坟上的落叶啊!”

1946年,周恩来曾有机会回淮安家乡。当时中共代表团从重庆迁到南京,南京到淮安只有300里。1950年1月,周恩来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的一个会议上说:“那时我就很想从南京回到淮安看看,因为淮安还有我两个母亲的坟。”可是,周恩来最终还是未能成行,直至去世。

那么,周恩来总理到底为何一生都未回家乡呢?原因有三:

一、周恩来的家乡淮安当时虽是解放区,但蒋介石迟早是要打内战的。如果周恩来当时回去了,一些因见过周恩来的亲友等人,有的必然会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

二、当时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所属的苏皖边区政府正在搞土改,周恩来回去后,他的亲戚中会有部分人因为与周恩来这层关系而给地方土改带来困难。

三、当时时局不稳,周恩来回淮安就必然牵动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地方各级领导,给他们增加安全保卫和接待工作方面的麻烦。

1960年,周恩来在北京接见家乡干部时,他称:“我很想回家乡看看,从12岁离开淮安,到今年整整50年了。”

1961年9月,周恩来在庐山开会,去看望住在附近的表妹万贞时,她的嗣子钟则朱曾问“七舅”(周恩来)为什么不回家乡看看?周恩来摇摇头说:“现在不能回去。一回去就找麻烦,亲戚们全找来了。我满足不了他们。我要等到大家的生活都提高了,我再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