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没有写议论性质的文,每每提笔(指把手放上键盘)便颇有一种宅男被拉出去跑万米的感觉,写时则会体会到那种欲加速而不能的乏力和憋屈。所谓写作瓶颈,无非是懒惰与无能,相辅相成,扼杀了无数点子,倒是让我轻松快活了——但人,毕竟不能一直逃避下去的。
看到本文在今日出现,我但凡说“这篇文章是对某人的节日祝福”,你们多半是知道这“某人”是哪位女士了。然而我打完这篇文章的腹稿后却苦恼起来,这“某人”究竟应当如何去称呼?
处对象处对象,今年已经是与对象相识的第七个年头了,无论长短苦甜,也算是走过了些桥,吃过了些盐,彼此知根知底,日日闲谈。到了纪念日或节日,反而说不出太多话语。但面都见不到,礼物也没送出,因而祝福还是要的,诚意也是要的(这里一定会被吐槽“你这篇文章全都是废话哪有什么诚意”),故作此文。今日,就来谈谈“搞对象”。
曾在知乎上看过若干提问,无非就是在问不同年龄的爱情观,或是早恋是不是真爱情。我思索半晌,以为年龄对于一个人爱情观的影响怕是远小于其他因素(譬如家庭,教育,环境)的,一个人对“爱情”的定义极少改变,多是在心中暗暗造出“妥协的爱情”“理想的爱情”之类的细分概念。
对于欢庆今日的夫妻情侣们,他们有许多对自己另一半的称呼,不同的称呼也暗含了“爱情”所处的不同语境,甚至是不同的定义。以下图方便,有性别区分的便以男称呼女为例。
对于已婚者,往往有“妻子”“太太”“夫人”“内人”“爱人”几种称呼。所谓“妻子”,古而有之,古时的“妻”为今日的“妻子”,强调的是婚后之夫妻关系,是今日语境下和“老公老婆”一样最为常见的一种称呼了。
相传“太太”源于周朝的三位妇女(或为讹传),总之往往有尊敬之意,常用于尊称。若是自己称妻子为“太太”,在古时需是地位较高者,看似女性地位高,实际这一地位却是由其丈夫的地位决定的。“夫人”“内人”均强调了夫妻关系之中的女方,“夫人”实为“夫妇”中“夫的人”,“内人”更默认了男外女内,颇有几分封建时期性别歧视的遗毒。
以上数种,爱情都与夫妻关系密切相关。毕竟,封建下包办婚姻,日久生情,将爱情定义为夫妻关系下的产物,倒也大差不差。
相较之下,“爱人”便显得更加包容,“所爱之人”“被爱之人”,煞是政治正确。但其与“恋人”有同一个问题,即用所爱之人定义所爱之人,用所恋之人定义所恋之人,有循环论证的味道。日常使用固然无妨,却无益于反思这种“届不到的爱恋”究竟是个啥。
当下称我那位亲爱的“她”,最常见且便利的方法便是“女朋友”。新时代年轻人恋爱,先需是“朋友”,又进一步强调异性间的交往的“女性朋友”,最终通过大众语境下长久的特称将这种关系确定为“女朋友”。而由于汉语拼音男女皆为“N”打头的巧合,又有人创造性地扬弃出了个“NPY(男/女朋友 nan/nv peng you)”,不仅男女皆可用,甚至便利了LGBT人群,实乃一大创举。
然而,若要承认“爱情便是进一步的异性朋友交往”,也会遇到些困境。首先,它好似是默认了男女交往至少是本能地以恋爱为导向的(虽然我也认同,但政治不正确),其次,将爱情定义为“异性”+“友情”,有些过于简单笼统了些。现实中有的情侣就是可以一见钟情的,有的情侣则是因为物质利益走到一起,有的情侣是气味相投的所谓“灵魂伴侣”,有的情侣关系恶劣到不像朋友却仍离不开彼此……
这时候,“对象”一词便显得尤为值得咂摸。
何谓对象?对象是object,是客体见之于主体,是一个特定的target,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又与自我的存在通过感性确定性进行关联的客体事物,是简单的、直接性的存在、本质性的现实。费子有云,人是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对象一词何其辽阔,无论是纸片人还是塑料小人自然都可以是对象——在本文语境下,上述都是扯淡,毕竟万物都是对象,除了绝对主体它自身。
图为与初音未来结婚的男人
我们所谓爱情中的对象,又是什么呢?我想,至少应当是一个主体间性的问题,是两个自我意识间产生的碰撞。意识和意识不仅通过感性确定性关联,更在彼此间寻求一种自我的确证,对于自我意识A而言自我意识B便是对象,完全对称。(这里有精神现象学里的另一个绝妙的话题格外值得探讨,但怕被喷,便不提了)
说人话,对象就是对象,是一切情感和意识流的方向和目的地,是恋爱的对象,是耍脾气的对象,是权利的对象,也是义务的对象。作为连接前后半生的重要节点,也可以说这样一个对象代表了人生的方向性和规定性,是需要持续进行辩证运动的唯一依托。
那么,搞对象的“搞”又是什么意思呢?“搞”首先有do的意思(例如搞事情),也有make的意思(例如搞钱),是像“弄”或“整”一样相当复杂的词。这恰适合用来说明这样一种对象被给予、与对象产生关联、确定并创造对象、使得对象生成的过程。用之前流行过的段子来说,还真的就是new了一个对象(object),因为在那之前她并不是作为我的对象存在,她是独立的存在者。而那之后的事,我们东北这旮沓习惯称呼为“处对象”,显然是有差异的。
因此,亲爱的你、与我有那种特定关联的客体、我的对象三个概念间就产生了妙不可言的同一性(这里没有论证)。
扯了一堆,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说那么一句。
节日快乐,对象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