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平简介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树宸”,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寡人之于国也》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
2
人物思想
孟子一生从事教育工作。他第一次到齐都稷下时,可能已开始聚徒讲学。而最后一次到齐,“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已是学生众多名躁一时的大师了。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晚年还乡,专意讲学,与弟子公孙丑、万章等编成《孟子》一书。
孟子对孔子推崇备至,说:“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叹息自己出生太晚,“未得为孔子徒也。”司马迁说孟子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子思是孔子嫡孙。子思的老师又是孔子高足曾参。孔子死后儒分为八,其中“子思之儒”与“孟氏之儒”实为师承关系,后世称之为思孟学派。战国时期,先有思孟学派,后有荀子学派,儒学得以大张。唐代韩愈倡儒学道统说,自尧舜以至于孔子,接续孔子的则只有孟子,这是韩愈有意扬孟抑荀。至此孟子为儒学正统传人成为定论。孟子被尊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而孟子本人也是以孔子继承人和捍卫者自许的。
孟子在新形势下发展了孔子思想。他在“诚”本体基础上,构筑起包括天道观、性善论、仁政说、英雄史观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孔孟之道”奠定了儒家学说的根基。思孟学派所发展的“心性之学”孕育了后来的宋明理学。孔子、孟子的学说虽不行于当世,但是当封建制度确立需要相应的上层建筑为之服务时,即刻受到重视,被确定为封建国家的正统思想,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包括教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3
教育名言
1.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
2.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3.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趁
热
打
铁
1.(单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学不躐等体现了巩固原则
B.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启发性原则
C.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有直接作用
D.孟子“人皆可为尧舜”
参考答案:D
2.(判断)孟子认为,教育的过程就是扩充人固有的善性的过程。( )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