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向来是谦虚往来的民族,我们常劝说别人遇事不要较劲儿,可拔河较的就是劲儿。
拔河是中国南北方春冬季常见的竞技类比赛。流行全世界,发明于中国。最早的出现于春秋时代,盛行于隋唐时期。之所以称为‘拔河’,必定与水有关,中国文字的构造与含义一向如此。
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是一个山多水多的国家,除了有庞大的陆军,也有强劲的水军。因水战的经验不断丰富,楚国的士兵便发明了一种叫‘钩拒’的武器,专门用于水上作战。在实战中,当敌人败退时,军士以钩拒将敌船钩住,使劲往后拉,使之逃脱不了。后来钩拒从军中流传至民间,演变为拔河。“大麻全长四五十丈,两头分系小索数百条”,可见古代参加拔河的人数比现在的多得多。大绳正中插一根大旗,旗的两边划两条竖线,称为河界线。比赛时,以河界线为胜负标志,所以改称“钩拒之戏”为“拔河”。一声令下,河界两边选手紧挽绳索,“使相牵引”,围观者“震鼓叫噪,为之鼓劲”。
我从小学起便接触拔河,那时候学校没有规范的操场,一排排教室后面是一个诺大的戏院子,一门之隔,两个世界。
春冬季组织拔河比赛,一到下课,戏院子里便挤满了人,从高年级到低年级不等。参与拔河的人往往早早到齐,老师手舞足蹈地教导着技巧,队员认真听着点头示意。由体育老师担任的裁判,瘦小的身材,穿着一身运动衣缓缓走来,短短的平头下是布满皱纹的脸,一双炯炯有神眼睛,目光扫过熙熙攘攘的人群,霎时变的安静。一条粗壮的草绳不知何时便袒胸露乳般横在地上,裁判甩手抓起缠着红布条的中点,口哨一吹,破旧的皮鞋便在地上划拉出一条线。参赛的两对各自站定,握紧草绳,屈身半蹲,重心向下。裁判口哨一响,两队剑拔弩张,每人都使上九牛二虎之力,丝毫不让。两边拥挤的人群拉拉队,也跟着使劲,摇旗呐喊,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嗓门高。哪队先碰到线,便是输了。
拔河一般是三局两胜式。一是不因地理高低原因而偏袒一方;二是一局之后,胜负都要分析局势,该换人还是该如何调配都的进行讨论。我最喜欢看的就是拉锯战,双方力道均匀,短时间难以分出胜负,僵持在场,不仅队员吃力,围观人员也跟着着急,拼到底的全是耐力。
拔河最苦的便是站在最后的人,俗称‘抗大绳’,一般都是队里体重体型出类拔萃的才能扛起重任,绳子末端比较灵活,抗大绳就缠在腰上,绳头往膀子一搭,末端寄在胸前,双手拉着,哨声一响优势明显,气定神闲稳如泰山。后来这种抗大绳的方式被反对了,因为赢的一方会带着绳子后退,输的一方会被拉倒在地上,还会被拖出去好远,绳子一松不论输赢,不容易脱身就会导致危险。
今天的拔河比赛与古代虽有不同,但也大同小异。变化就是由一条线变为三条线,碰到第一条线不算输,仍有反超的机会。
拔河不一定非要有河,比赛形式和规则却可以流传千年。中国向来是谦虚往来的民族,我们常劝说别人遇事不要较劲儿,可拔河较的就是劲儿。绳子一握,是敌是友且不说,绳子一拉,你来我往互相厮杀。结局输赢,虽有失落有高兴,耳边总是不禁回想起‘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句千古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