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闻

风寒感冒的症状和治疗的方法(中医治感冒,先辨寒与热)

2023-02-01 生活百科 风寒感冒的症状和治疗的方法(中医治感冒,先辨寒与热)

感冒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多。眼下正值冬季、天气寒冷,感冒患者增多。冬季感冒是由于感受六淫邪气之中的风、寒、燥邪,邪气伤及肺卫所引起的外感疾病,轻者称为伤风,重者称为感冒,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轻型感冒可不药而愈,重症感冒却能变生他病,甚至可危及小儿、老年体弱者的生命,尤其是流行性感冒暴发时,迅速流行,感染者众多,症状严重,甚至导致死亡,造成严重后果。大多数感冒药为非处方药物,很容易在药店买到,但是其中的一些成分并非每个人都适合服用。感冒了一定要分清证型,对症吃药才有好的疗效。



感冒在《内经》虽然没有这个病名,但对感冒的病因症状已有认识,认为主要是外感风邪所致。《素问·骨空论》说:“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景岳全书》:“人有感冒外邪者,当不时即治”,提出了“感冒”。《医方考》:“六气袭人,重者为中,次者为伤,轻者为感冒。”指出感受触冒外邪的疾病,称为“感冒”。



感冒是指风邪侵袭人体,引起肺卫失调,而出现以头痛,鼻塞,流涕,喷嚏,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疾病。常夹四时不正之气(如寒、湿、燥、暑邪)为病,临床表现为风寒、风热、暑湿、风燥等不同;另外,年幼、年老、正气不足外邪容易由表入里,病情严重,或变生他病。因此,临床上明辨寒热,诊察虚实,审查时节,正确辨证施治,才能提高疗效。




01


问寒热,辨病邪


临床上问病人寒热,区分风寒、风热。恶寒重,需穿厚衣服、盖厚被子在身上,发热轻的,或以寒为主的,恶寒重发热也比较高的,一般属风寒;

而热重寒轻,高热39、40度以上,不怕冷,仅仅怕风(恶风或者畏风),一般属风热。



02


问头痛,辨寒热


头痛以前额、太阳穴为多,常伴身痛,颈项拘紧,遇寒可加重者,多为风寒。

头痛沉重感,多为风寒夹湿。

头痛,或头胀痛面红,恶寒轻、发热重者,多为风热。

病发夏季头痛如包裹重感,面红,恶寒轻、发热重,伴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大便稀烂者,多为暑湿。


03


看分泌物与排泄物,辨寒热


分泌物包括鼻涕、痰液;排泌物包括大小二便。

鼻塞,流清涕为风寒;鼻塞,流浊涕、或黄色鼻涕为风热。

咳嗽,痰白稀、或泡沫样痰为风寒;咳嗽,痰白粘、或黄稠痰为风热。

小便清为风寒;小便短赤、或黄为风热。

大便稀烂,多为风寒;大便少干,或便秘多为风热。



04


查咽喉,辨寒热


一般咽痒,多为风寒。

一般咽喉肿痛,多为风热。


05


诊查舌脉,辨寒热


一般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或脉浮紧,多为风寒。

一般舌质淡红,或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多为风热。


06


审时令,辨病邪


风为六淫之首,常夹寒、热、湿、燥、暑邪侵袭人体致病。

四季天气变化与六淫关系密切。一般冬季常见风寒感冒;春季常见风热感冒;夏季常见暑湿感冒;秋季常见风燥感冒,这只是一般规律,但临床上往往十分复杂,非其时患此病,因此,我们临证要仔细诊察,准确辨证,因证施治。


辨证诊治



1、风寒感冒


症状: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稀,或白,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拟辛温解表,宣肺散寒之法,使用麻黄汤加味(麻黄,桂枝,苏叶,橘红,柴胡,桔梗,杏仁,甘草);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风寒感冒轻证(恶寒无汗,头微痛,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薄白脉浮),使用杏苏散加减;

风寒夹湿(身热不扬,头重如裹,肢体酸重疼痛,苔白或腻,脉浮或浮濡者),用九味羌活汤加减;

风寒未解,郁而化热,或素有内热,复感风寒(症见恶寒较轻,发热较重,无汗,头疼身痛,鼻塞,咽痛或肿,口干或渴,舌苔薄黄,脉浮滑数),使用柴葛解肌汤加减。



2、风热感冒


症状:发热重,恶风或微恶风寒,头痛,鼻塞打喷嚏,流稠涕,无汗或有汗,咽痛,咳嗽痰粘稠,口干而渴,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拟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之法,发热轻,咳嗽为主,使用桑菊饮加减;

发热重,咽痛,使用银翘散加减,发热甚者,加石膏、知母;

咽肿痛甚者,加玄参、板蓝根、马勃;

咳嗽痰黄者,加杏仁、瓜蒌皮、黄芩、浙贝、鱼腥草;

口渴重者,重用芦根,加花粉。




3、暑湿感冒


症状:常发于夏季,身热不扬,恶寒,汗出不畅,身困倦怠,头沉重痛,或有鼻塞流涕,心中烦,恶心欲呕,小便短赤,腹痛腹泻,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或濡数。

治拟解表清暑祛湿之法,使用新加香薷饮加减;

暑热偏盛,有汗,加黄连、青蒿、西瓜翠衣、鲜荷叶;

湿困卫表,身重,恶风,加藿香、佩兰;

小便短赤,加六一散、白茅根;

暑湿偏寒者(恶寒发热,头痛,胸脘痞闷,心烦,腹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舌苔腻),使用藿香正气散加黄芩。



4、虚人感冒


(1)气虚感冒:

年老或体质虚弱者,反复感冒,或缠绵不愈,感冒后出现恶寒,发热,热势不高,头痛,鼻塞流涕,汗出,咳嗽咯痰,气短,疲倦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浮无力。

治拟益气解表之法,使用参苏饮加减;

气虚风寒感冒者,使用人参败毒散加减;

表虚自汗者,使用玉屏风散加减;

气虚甚而风寒轻者,使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2)阳虚感冒:

发热轻,恶寒重,头痛身痛,无汗,鼻塞,面色苍白,四肢欠温,舌淡有齿印苔白,脉浮弱或沉弱。

治拟助阳解表之法,使用再造散加减,或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


(3)阴虚感冒:

身热,手足心热,微恶风寒,头晕心烦,少汗,口干,干咳少痰,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拟滋阴解表之法,使用加减葳蕤汤加减。


(4)血虚感冒:

发热微恶寒,无汗,头痛,头晕心悸,面色无华,唇甲色淡,舌质淡苔白,浮细弱,或细。

治拟养血解表之法,使用柴胡六合汤加减,或葱白七味饮加减;

血虚风寒者,使用荆防四物汤加减;

血虚风热者,使用四物汤加银花、连翘、葛根、黄芩。




临床上对于外感高热的病人(多为病毒感染),寒热并重,三阳合病,可考虑寒温药物并用,拟疏风散寒,清热解表之法治疗,拟柴葛解肌汤加银花、连翘、知母、大青叶、倒扣草、贯众等,寒温合法治疗外感高热的病人,在临床上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感冒是常见外感疾病,一年四季皆有,以冬春季为多。临床上应分清风寒、风热与暑湿及兼夹病邪的不同,而分别使用辛温解表、辛凉解表和解表清暑祛湿等治法祛除表邪。


体虚之人,又当分清气虚、阳虚、阴虚和血虚的不同,在解表药中佐以益气、助阳、养阴、养血等补益之品,以扶正祛邪。正确辨证施治,方能获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