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虽小,却有着大片历史文化街区,2005年澳门历史城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来澳门旅游除了逛赌场,这些历史城区也是必看的,在做过详细功课后,我选择了一条比较少人行走的路线,并徒步走完全程。这是我个人感觉在澳门比较适合徒步观光的一条路线,游人不多,沿途有许多老建筑很具观赏性。
具体路线是从议事亭前地出发,沿民政总署侧的苏雅利医士街上行,左转沿着东方斜巷上行至岗顶前地,经过何东图书馆,圣若瑟修院,耶稣会会院转向圣老楞佐堂,然后继续前行至亚婆井街,途径港务局,最后到达妈阁庙,全程边走边拍游览了大约两个多小时。
澳门跟厦门的鼓浪屿有点相似,有许多上坡路。
这些上坡路段都比较狭窄,行人很少。
走到岗顶前地,这一带非常美,地面铺着葡式碎石,呈现各种图案。绿色的街灯上挂着鲜花,古色古香的。
这里有圣若瑟修道院,这座修道院建于1728年,在两百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培养了许多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教会人才。可惜大门紧闭,无法进去参观。
旁边的这幢黄色建筑是耶稣会会院,也是一座美丽的教堂,称为圣奥斯定堂,是由意大利天主教奥斯定教会于1586年来澳门传教时兴建的,是澳门最为古老的教堂之一。
米黄色的墙面搭配绿色门框,显得高雅大方。
教堂空间宽敞
内部装潢色调明亮
教堂内没有信徒,非常安静。
喜欢这种有颜色的玻璃窗
墙边的忏悔亭
耶稣会会院旁边是岗顶剧院,建于1860年,它是澳门乃至中国第一座欧式剧院,也是当年葡萄牙人社群举行重要活动的场所。
可惜我去的时候正在装修中,没有对外开放。
继续前行一小段路,便到了圣老楞佐堂,又称为风顺堂,是澳门著名的三大大教堂之一,实际建筑年份不详。教堂两侧各有一座钟楼,可惜相机广角有限,无法拍出全貌。
教堂内部中央祭坛上供奉着圣老楞佐的神像,一手持圣经,一手拿着法杖,肃穆庄严。
绘有宗教图案的玻璃窗,无不展示着天堂的美妙。
特别喜欢这些圆形的天窗,以及天窗旁边那淡蓝色的穹顶,仿佛人可以化成一缕青烟,顺着那光线飞出,遨游在彩色玻璃所描绘的天国世界里。
这是圣老楞佐堂的外观,古榕树环绕,门口是石阶梯,相当有气势。
离开圣老楞佐堂,沿途可以看到一些老建筑,似乎都无人居住。
继续前行到达亚婆井街。亚婆井的葡文意思是“山泉”,这里以前是澳门主要的水源地,又靠近内港,是葡萄牙人在澳门最早的聚居点之一。
这区域的民居很有特色,虽然在马路边,但却装饰得颇有情调。
澳门的街灯几乎清一色的都是绿色的古老款式,很有怀旧的味道。
马路尽管狭窄,但非常整洁。
离开亚婆井再走一小段,就到了妈阁斜坡,斜坡上面就是港务局。
没想到港务局本身的建筑也很有特色,融合了阿拉伯建筑风格,幽深冗长的回廊有一种肃穆的感觉。
走进安静的室内,只听得见自己的脚步声。
港务局里展示了不少奖杯和古代人使用的矛
据介绍这幢建筑建于1874年,俗称为“水师场”,是当时来澳门的印度警察的营地,曾住过两百多名士兵。
离开港务局继续前行,走一段路后车子越来越多,人声鼎沸中见到了妈祖阁。这里热闹非凡,刹那间感觉又重回人间。
妈祖阁是澳门最古老的庙宇,地势比较高,可以看到大海。
妈祖阁的香火非常旺,殿宇前悬挂着很多大盘香。
退至广场前拍了一张妈祖阁的外貌,海事博物馆就在妈祖阁对面,若有时间可以继续前往参观。
最后再总结一下我所走过的这条线路:议事亭前地 - 苏雅利医士街 - 东方斜巷 - 岗顶前地 - 何东图书馆 - 圣若瑟修院 - 耶稣会会院 - 圣老楞佐堂 - 亚婆井街 - 港务局 - 妈阁庙,想去的人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