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闻

海南岛解放时间是哪一年

2023-01-31 生活百科 海南岛解放时间是哪一年

1947年,解放军向国民党势力发起反攻,展开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我军歼敌154万,基本摧毁国民党军事力量。

在大陆节节败退的国民党军大势已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守海南岛,意图占据海峡天险,易守难攻的优势守住海南岛,扼住南沙群岛。

如若国民党得以长期固守海南岛,必将与金门、马祖等岛屿构筑防卫台湾的有力屏障,甚至成为反攻大陆的跳板,后果不堪设想。

而海南人民在国民党政权统治下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海南岛与大陆相比面积虽小,但国民党残余势力的长期盘踞纠葛,也将给华南地区经济的复苏照成重大阻碍。

攻克海南迫在眉睫!

一、海南战役到底有多难打

为什么国民党官员一致认为,共产党要登陆海南岛,简直比登天还难?而毛主席又为何说要在1950年的春夏两季内解决海南岛问题?

首先来看海南岛的地形:海南岛占地面积3.39万平方米。虽然只有广东省的五分之一,然而占据琼州海峡,有着易守难攻的天然优势。

当时的解放军虽然兵强马壮,但大部分兵力镇守在全国各地。能够调集攻取海南岛的兵力,只有第四野战军的第40军和第43军以及一部炮兵和一部工兵。而当时的解放军以陆军作战著称,海军作战缺乏实战经验,而空军作战兵力几乎空白。

然而在攻取海南岛之前,解放军在金门战役中,由于渡海作战经验缺失而惨败。给守备海南的国民党徒增了不少信心。金门战役的失利,大家一直认为,比金门岛更大,而且海峡更宽的海南岛,攻取的难度更大!

攻取海南岛,渡海作战的难度远比金门战役要难,加上以薛岳为首的国民党军队在海南岛建立起了伯陵防线,部署兵力达十万之众,特别是在海军以及空军方面占有极大优势,堪称三位立体防御。所以国民党官员认为,共产党要登陆海南岛,简直比登天还难。

而敌军信心满满的重要军事部署伯陵防线,究竟是什么?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很多将军偏好把作战策略冠以自己名字的习惯,以此来壮大将军的气势。

二战时期的德国古斯塔夫将军在意大利建设一道防御工事,就设其名为古斯塔夫防线。而在海南岛战役中敌军重要的防守策略伯陵防线,就是时任海南防卫总司令所薛岳一手部署。

二、敌军的防卫总司令薛岳,绝非等闲之辈

薛岳,字伯陵,生于广东乐昌县。

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时,年仅25岁的薛岳任总统府警卫任务。当年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叛变,率兵围攻总统府。镇守总统府的薛岳,固守阵地10多个小时,保护宋庆龄成功突围。

而后薛岳开始展露过人的军事才能,在后来的国民革命发挥重要作用,更加注意研究实际地理环境和地图。

在抗日战争中可谓战功赫赫,在众多战役都给日军极大打击,其中在镇守长沙时,击退日军三次围攻,歼灭日军10万余。让他在抗日战争中的卓越战功赢来不少的赞誉!

战后,时任美国总统的杜鲁门颁发给他一枚自由勋章,来表彰他对抗日战争的贡献。

伟大领袖毛泽东曾嘱咐过:你们遭遇薛伯陵务必持重!

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感慨:撼山易、撼薛将军难。

军事家叶挺也说过: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垂不朽。

值得一提的是,薛岳的天炉战法八字口袋战法也颇为有名。中国战史出版局还曾专门出版了薛岳撰写的《天炉战》一书。

由此看来敌军的防卫总司令绝非等闲。为固守海南岛,抵御解放军进攻,薛岳在全岛设下三道防线:

从文昌县的铜鼓岭起、经木兰头、七星岭、海口市、临高角等沿海地带设为第一防线;

从琼山县的长坡起、经黄竹、瑞溪、白马井设为第二防线

以海口市,白莲,花场、天星、马枭一线为核心防线。

全线部署兵力十余万,并且有各式军舰50艘,飞机45架,可谓铜墙铁壁固若金汤,薛岳自称其为伯陵防线。

三、韩先楚突破伯陵防线

面对如此强劲的敌人,一代名将韩先楚又是如何突破伯陵防线,率40军,43军四个师的三万关东子弟跨海进击海南岛,胜利枪滩临高角?

近代战争以来,海岸线一直被认为是易守难攻之军事要地。纵观历史,收复岛屿的战争策略,小岛可断其粮草,使其不攻自然破。而要攻克大的岛屿又保护居民的方法在近代以前,只有通过船只登岛攻克,较为著名的有郑成功收复台湾。

而在近代,攻克岛屿渡海作战,最有利的做法是有空军作为掩护,军舰强势渡海攻克海岸线。所以陆军及空军的力量显得尤其重要,但偏偏渡海作战和空军配置都是解放军匮乏的。

我军本就匮乏的空军队伍在金门战役的失利中损失惨重,短期内要组建一支有力的空军队伍在当时难以达成。因此韩先楚说船只是关键

战将韩先楚

我军一开始的作战计划,由毛主席在对林彪的作战指示中表示,渡海作战,完全与过去我军所有作战的经验不相同,即必须注意潮水与风向,必须集中能一次运载至少一个军(四五万人)的全部兵力,携带三天以上粮食,于敌前登陆,建立稳固滩头阵地,随即独立攻进,而不要依靠后援。

金门战斗的失利,给解放军在海上作战照成了一定的打击,面对几乎零经验的战役,毛主席也不敢掉以轻心,非常重视战前的准备工作,他对朝夕、季风、粮食等指挥工作做了详细指导。坚决不重蹈金门覆辙。

毛主席在莫斯科给林彪发了一封电报指出关于春夏之交,谷雨前后务必解决海南岛问题。春夏之交之前,琼州海峡刮的是冬季的北风,北风利于推动我军的船只顺风登陆海岸的北岸。

但是按照作战计划,一次运载四至五万人的兵力登岛,需要大量的船只。而早在解放军抵达前,残留在雷州半岛的敌军部队早已疯狂抢夺当地船只,并把留下的船只捣毁,为阻碍解放军登岛做了准备。我军现有的船只寥寥无几。

而试图从香港买来船只的不胫而走,被蒋介石借助外交途径阻碍。面对船只匮乏的情况,上级组织谨慎考虑,决定推迟登岛计划。而登岛计划错过了冬季的北风,很可能就需要再等上一年!这一年有太多变数,在韩先楚看来,等上一年会让事态变得更为复杂!

韩先楚研究金门战役发现,与金门战役不同,金门战役中岛上并没有我党内应,而海南岛上有我军的琼崖纵队。再者就是海南岛的海岸线比金门大了不少。海岸狭窄,就如同过狭关道一般一登陆就撞上敌人枪口,而长的海岸线适合分散登陆。于是韩先楚做了缜密的偷渡作战计划,与岛上的琼崖纵队接应,主张出其不意的打击敌人。

韩先楚的想法一开始并没有引起组织重视,不甘心的韩先楚从广东国民自卫军那里缴获了三百多艘木帆船,经过一番折腾终于说服林帅和主席,同意他的行动。

1950年3月5日,借助琼崖纵队反剿牵制敌军海岸防御军力,韩先楚亲自率领第40军、第43军强渡琼州海峡,于6日14时在白马井南侧超头圩登陆成功,与琼崖纵队第1总队第9团成功会师。随后两批偷渡军团,纷纷成功登陆,扰乱敌军防线,为渡海作战的主力兵团创造极其有利的策应

成功偷渡虽然能让敌军出其不意,但却冒着极高的风险。首先,没有空军的掩护,在敌军面前如同海上的活靶子;其次,海事汹涌,而偷渡军团乘坐的是不堪一击的木船。

果不其然,抱着宁可进一步死,不可退一步亡的作战决心,率先登陆第一营,沉重的打击了敌军的防线。薛岳率领的偷渡军队成功打开了伯陵防线的缺口,扰乱守备军的阵脚,大大挫伤敌军了的士气,敌军所谓的伯陵防线在这次战役中显得不堪一击,敌军大势已去,韩先楚率领强渡战士缔造了一次木船战军舰的军事奇迹,

蒋介石于4月22日下达总撤退令,我军指挥部发现敌军分散溃逃去向后,留下43军第127师主力镇守海口,其余兵力分东、中、西三路迅速追歼逃军。

薛岳乘飞机逃往台湾,1998年在台湾逝世,享年103岁,终身未返大陆。

1950年5月1日,宣布海南岛全岛解放。

历时58天海南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33150人,其中俘26469人,缴获火炮418门、飞机4架、坦克和装甲车7辆、汽车140辆,击落飞机4架,击沉军舰1艘、击伤5艘。解放军伤亡4500余人!

而就在海南岛解放不到两个月后,朝鲜战争骤然打响,美军第七舰队开赴台湾海峡,阻止解放军解放台湾岛。让我军错失了解放台湾的最佳时机。

试想如果朝鲜战争爆发的时候,海南岛还未解放,很难说美军的舰队不会进入琼州海峡,给解放军照成严重的阻碍。

夫安危之兆,祸福之机,匪独天时,亦由人事。失之毫厘 差以千里!目的一失,以后之种种遂不可设想矣。

毛主席在接见邓华时不禁坦率的感叹道:要是晚打两个月,海南很可能变成第二个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