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公办高中,通常都有高中校长和党支部书记,他们都属于高中的校领导。问题来了:高中校长和党支部书记,谁才是高中一把手?
有的朋友觉得,高中的一把手,肯定属于校长。原因很简单,校长校长,一校之长。我国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相比之下,高中党支部书记,仅仅是一个支部的书记。当然,一部分高中党员较多,可能设置了高中党委。但是,不管是高中党委还是高中党支部,都仅仅属于基层党组织,在高中担任党支部书记或党委书记,和担任村支书没什么区别。但也有一部分朋友觉得,高中的一把手,应该是高中党支部书记或党委书记。到底哪一种观点才对呢?
解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校长负责制这5个字上。实际上,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校长负责制是我国中小学内部领导体制是特别是学校管理体制的核心和基础。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规定,中等以下各类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而高中正好是中等以下各类学校之一。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从这个角度,高中校长更符合大家对高中一把手的定义。
作为高中校长,在高中承担什么样的角色呢?按照校长负责制,高中的法定代表人,只能是校长、不能是其他人。作为法定代表人,校长对外代表学校。相比之下,高中的党支部书记,并不能代表学校。高中对外签署协议、合同等,适格的代表人也只能是校长。
高中校长的中小学,不仅仅是法定代表人。作为高中校长,对于高中的重大问题拥有决策指挥权,有权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办学方向、教学质量、行政管理等进行综合决策。相比之下,高中党支部书记或党委书记领导下的高中党支部或高中党委,通过加强党的建设、发挥监督作用等形式,支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
因此,在高中,作为校长和党支部书记,很难实现平起平坐。这一点,和大学阶段不一样。大学虽然同样实行校长负责制,但是,大学校长和大学党委书记都是同级别的领导干部,比如,都是副部级干部或正厅级干部,二者平起平坐、级别相当。而且,大学规定,重大事项必须经过党委集体研究决定,校长一定程度上只是党委集体决策的执行者。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