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扰家长多年的“3点半”难题将迎来破解。
7月13日,教育部在新闻通气会上透露课后服务工作最新时间表:确保今年秋季开学后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并努力实现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
课后服务的内容则强调因材施教,既要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扶指导答疑,也要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的空间。同时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阅读活动、社会实践等。
教育部此次新政如何为家长“接送难”破局?针对课后服务各地有何新招?南都记者就此进行了梳理观察。
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延长2小时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马光瑜建议,全面取消小学生家庭作业,厘清学校与家长的责任边界,推迟小学放学时间,与父母下班时间相一致,让学生做完作业再回家,减轻家长的负担。目前这一建议正逐渐成为现实。
7月13日,教育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上介绍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有关情况。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透露,各地各校要“一校一案”制定完善课后服务的具体实施方案,确保今年秋季开学后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并努力实现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各校将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即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要开展2个小时,并且课后服务结束时间要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
吕玉刚强调,针对少数有特殊需要,即家长可能因为工作的原因无法完全按此时间来接孩子的情况,学校还要提供延时的托管服务。
在新闻通气会上,北京市教委副主任丁大伟宣布,北京市下一步将把课后服务结束时间不早于17:30,向后调整为不早于18:00。
孩子3点半放学家长叫苦不迭
事实上,“课后3点半”难题由来已久。21世纪初,随着我国“减负”工作的推进,全国各地不少小学开始控制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将放学时间普遍提前到了3点半或4点半。
不过,这一政策并未实现减负初衷,却给家长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难题。由于作息时间的不匹配,很多双职工家庭家长“分身乏术”无法接孩子,不得已将孩子送进了各种托管班和课外辅导班,催生“校外培训热”。
学生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问题日渐凸显,同时也给家庭带来了经济负担和教育公平问题。近年来,破解“3点半问题”的呼声此起彼伏,这也成为多年来全国两会教育领域的“常驻”议题。
在地方层面,部分省市也已先行探索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例如,深圳市于2015年起在320所学校开展了课后延时的试点,如今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实现了100%开展课后服务。
课后服务叫好不叫座
为解决家长接送孩子难题,2017年2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要求各地充分发挥中小学校主渠道作用,普遍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这也是我国首份关于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此后,各地纷纷为课后服务出新招。教育部官网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0月,全国已有30个省份出台了中小学课后服务政策。
而到今年5月底,全国共有10.2万所义务教育学校开展了课后服务,6496.3万学生、465.6万教师参加了课后服务工作。其中,城区学校覆盖率达到了75.8%。部分大城市课后服务学校覆盖率超过90%。
不过,随着各地课后服务的实施,家长的反馈也褒贬不一。有的家长对此持支持态度,一些家长却不买账。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课后服务质量的参差不齐。例如,有家长反映有些学校的课后服务并不会提供作业辅导,学生需要回到家继续做作业。有的学校课后托管只是让学生坐在教室里,缺少户外活动等。
也有不少中小学生教师表示,本身的教学工作量已接近饱和,再增加课后托管的工作内容,是给教师增负。
吕玉刚在新闻通气会上也直指当前课后服务还存在的问题:各地工作进展不够平衡、有的地方课后服务时间偏短、有的经费保障部到位、有的课后服务吸引力还不够等。
课后服务如何“延时不增负”?
南都记者注意到,教育部此次对课后服务的质量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
“课后服务时间并非简单的把孩子留下来进行简单的看管看护。”吕玉刚说,学校要结合办学特色、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需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开发设置多种课后服务的项目,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针对有家长想在课后服务中进行“培优补差”的需求,吕玉刚也回应称,在课后服务上,不能简单用“差”和“优”这两个字来看待。
他指出,课后服务工作包括四方面内容,第一,要指导学生认真完成好作业。第二,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扶指导答疑。“这是个别的答疑辅导,不是集体大班性、整体性去补课,这也是体现因材施教的一个重要方面。”吕玉刚说。
第三,要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的空间,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室、科技馆等进行探索、自主探究活动。
第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阅读活动、社会实践、劳动实践、兴趣小组、社团活动。
“但有一点必须说明,不得利用课后服务的时间讲新课。”吕玉刚强调。
在深圳市教育局局长陈秋明看来,班级教学中老师按照教学大纲面对不同的学生讲同样的内容,是属于标准化的教学教育。在课后服务中则可以实现一些教育理想,即”怎么从标准化的人才培养走向个性化的、差异化的人才培养,从传统说的有教无类走向因材施教。“
教师权益如何保障?
作为课后服务的提供主体,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后,意味着教师的工作时间将长达10个小时,由此带来的负担如何解决?
对此,长春吉大附中力旺实验小学校长温剑提供了一些思路,他们学校组建了多样化的课后服务团队,包括社会精英、退休教师、家长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还有一定资质的外聘人员。同时对参加服务的教师采取合理取酬,多劳多得,并在评奖评优上予以倾斜。
为了让所有老师的工作量尽量均衡,该校采取了“家庭作业+体育锻炼+一班一品+特色社团”的模式。学校一周五天,有三天是静态托管,有两天是动态托管。根据老师的特点合理安排,动静结合,让每一位老师都有合适定位,有困难大家一起承担。
在人文关怀方面,学校将集体备课调整到常规工作当中,高效利用工作时间,并对教师子女进行集中看护。学校还会定期为教职员工做心理疏导,尽最大努力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此外,该校还在尝试探索弹性上下班制度。
吕玉刚对此表示,从政府的角度来讲,重要的是一定要按照国家对中小学的编制标准,把教师编制核定到位,保障教师的配备。“基本编制应该核多少,老师应该配备多少,应该保障到位。不能说生源规模变化已经很大了,在校生规模已经增加很多了,还是若干年前的编制数,导致教师数量不能增加,这是不科学不合理的。”
此外,他也认同探索对承担课后服务老师的弹性上下班制度。比如有老师今天没有课后服务任务,早晨可以早来一会儿。下午有课后服务任务,早晨就晚来一会儿,下午多待一会儿。
吕玉刚指出,课后服务一般由本校老师承担,但也可以聘任退休教师、具有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和志愿者参与,也希望各地要充分利用好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社会资源,一起做好课后服务工作。
课后服务可合理收取一定费用
课后服务如何收费是公众关注的另一个焦点。
记者了解到,课后服务的经费主要用于对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和相关人员的补助。根据要求,课后服务的经费来源有两条,采取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
“经济条件好的由地方政府进行补贴,学校不收钱是可以的。有的地方可能经济比较困难,则采取了完全的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这种办法也可以。”吕玉刚解释道,也就是说,在课后服务当中如果收取一定的费用,是由教育部门和价格管理部门共同来确定,特别是价格部门发挥主导作用。按照合理的成本来确定收费标准,不属于违规乱收费。
据了解,教育部已经建立了课后服务的直报系统,各地可以直接上这个平台填报学校课后服务的落实情况,教育部将定期通报各地进展情况。
标签: 小学放学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