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吉隆坡是马来西亚的首都和中心城市,这里和新加坡都是东南亚举办国际会议最多的地方,所以吉隆坡也是重要的外交城市。
2、年接待游客超过1200万人次,吸引游客总数在世界城市排名中稳居前10名。
3、吉隆坡给人的感觉是比较的多元化,现代与古朴的建筑,马来文化、中国元素、印度风情一起融进这种城市。
4、吉隆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日本占领。吉隆坡成为马来西亚的首都后发生蜕变。从“泥泞的河口”城市,发展成为了当今高楼林立的大城市。
5、吉隆坡东面是蒂迪沙山脉,西面是马六甲海峡,北面和南面都是山丘。可见吉隆坡的地形多样,独特的地理位置也造就了吉隆坡许多天然的美景。
6、吉隆坡的出租车叫做德士,是用天然气作为燃料的汽车。这样,避免了传统汽油对空气的污染,德士的外表是红白色组成的,在大街上非常方便寻找。
7、这里有很多高等学府,比如著名的马来西亚大学就建校于此。学制与中国有所不同,他们本科学制是三年,高等学府吸引了很多世界各国的留学生。
8、吉隆坡有一个城中城公园,是由赛马场改造而来的,在那里可以看到双峰塔和天际线。
9、双峰塔是标志性建筑,全称是吉隆坡国油双峰塔,其实厉害的是马来西亚石油这个公司,在吉隆坡有多个知名建筑是“国油”冠名,比如国油科学中心、国油艺术馆、交响厅等等。
10、吉隆坡塔是一座用于通讯的塔,建在小山上,加上地势高度,整体海拔515米,本身更没有我国的广州小蛮腰、东方明珠高,但在东南亚是最高的。
11、吉隆坡的传统美食之一叻沙,这是一道起源于马来西亚的小吃,经过改良叻沙也有很多种做法。最普遍的“娘惹叻沙”是由多种香料捣碎和鱼肉、椰浆一起用土锅熬制。
12、马尼拉的华人数量曾经是非常多的,一度接近40%,这里有专门的华文教育系统,华裔子女有专门的独立华文学校。
13、坐落于老区的“茨厂街”,就是每到国外感觉最亲切的唐人街,这里是中国游客到吉隆坡必去的打卡地。众多的中华特色美食,还有琳琅满目的小商品,将唐人街变成了商业街。
14、春节是居住在吉隆坡华人最翘首以盼的节日,每当春节来临,可以看到一片张灯结彩的景象,还有舞龙舞狮和舞台表演,跟国内一样,这里的华人也会互相登门拜年,分享美食、传递红包。
15、几乎没有农业规模的地方,相比于工业和服务业,吉隆坡的农业产值可忽略不计。
吉隆坡(英语和马来语:Kuala Lumpur,简称“隆市”或“KL”,全称“吉隆坡联邦直辖区”)是马来西亚的首都兼最大城市,一座对东南亚的文化、教育、体育、财政、经济、商业、金融都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国际大都会。因许多在东南亚召开的国际级外交会议都会在吉隆坡和新加坡举行,因此吉隆坡也被视为是东南亚外交的两大中心之一。依照GaWC所公布之世界级城市名单中,吉隆坡被列为与芝加哥、洛杉矶、莫斯科、多伦多、首尔等同属于ALPHA级(Grade A)的国际都市,《外交政策》公布的2014年全球城市指数中吉隆坡位居第53名,经济与社会改革相关的2016年2thinknow改革城市指数则位居第92名。吉隆坡也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命名为“2020年世界图书之都”(World Book Capital)。
吉隆坡是全马来西亚人口最多以及最密集的城市,据2012年统计吉隆坡总面积达243平方千米(94平方英里),广义的大吉隆坡都会区则包括了巴生谷,是一个有725万人的大都会区,。吉隆坡是马来西亚语言和人口族群最为多元化的城市,也是全马来西亚人口和经济成长最快速的都会区。
吉隆坡地处马来半岛西岸(即西马),为雪兰莪州所环绕。吉隆坡被规划作“吉隆坡联邦直辖区”,为大马三个联邦直辖区之一,由联邦政府直接管理。吉隆坡曾经是联邦中央政府行政中心和马来西亚联邦法院所在地,但已于1999年迁往吉隆坡以南20公里的布城(行政首都)。 目前马来西亚36个联邦政府部门总部仅剩4个仍然常驻在吉隆坡,但即便如此吉隆坡仍然是马来西亚国会所在地,马来西亚国家元首的官邸-国家皇宫也位在于此。此外,吉隆坡也是马来西亚最大的股票交易所-吉隆坡证券交易所的所在地。
据Euromonitor于2017年的统计指出,吉隆坡每年拥有高达1230万名外国游客到访,更是超越了北京、罗马、台北、上海等,并在最吸引外国游客的城市排名中位居全球第十名。此外,大吉隆坡同时也是许多本国与国外高等学府的所在地。在2018年泰晤士世界大学排行榜中,排名全国前两位的本地大学马来亚大学(UM)和拉赫曼大学(UTAR)都在大吉隆坡里。
1980年代起,在时任总理马哈蒂尔的执政下,吉隆坡周围陆续举办多场国际体育赛事、政治与文化活动,如1998年的英联邦运动会与一级方程式赛车巡回赛。高耸而壮观的国油双峰塔是吉隆坡的著名地标,与其周围环绕的高楼大厦共同象征马来西亚未来的发展繁荣。亚洲金融风暴前吉隆坡已发展成一座对全东南亚极具影响力的国际大都会。
吉隆坡在1857年建立于鹅唛河与巴生河的交汇处,此乃吉隆坡的马来语名的由来(Kuala意指河口,Lumpur意指烂泥,原意为泥泞河口)。当时,雪兰莪州皇族拉惹阿卜杜拉雇用华人矿工在巴生谷开采锡矿,于是矿场成为贸易聚集之处。
锡矿开采者之后落脚于安邦,合伙组成工人组织。客家族群为主的海山会和福建族群为主的的义兴会为两大华人组织,经常为了锡矿利益产生斗争。由于斗争不断,矿场因而停工,促使当时统治雪兰莪马来联邦的英国殖民政府指派甲必丹(意指华人领袖)掌管马来西亚。
吉隆坡早期面临许多动乱,如雪兰莪内战、瘟疫以及频繁的大火和水灾。1870年代左右,吉隆坡第三任华裔甲必丹叶亚来被推选为领袖,促进此城镇的发展和繁荣,吉隆坡因而发展为兴盛的矿城。1880年,雪兰莪州的首府因策略性考量,自巴生河迁往吉隆坡。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军于1942年1月11日占领吉隆坡。尽管战斗损伤极少,但在日军仅在占领吉隆坡几周内的时间,屠杀了超过五千名华人,并将数千名印度人当做苦力强制去修缅甸铁路,造成大量人员死亡。1945年8月15日,日军将领板垣征四郎向英军投降,吉隆坡结束了44个月的日占时期。
1957年,吉隆坡成为刚从英国独立的马来亚联邦(Federation of Malaya)的首都。当时,首任总理东古·阿卜杜勒·拉赫曼在吉隆坡的默迪卡体育场(Stadium Merdeka)宣读独立宣言。1974年,吉隆坡从雪兰莪割让出来成为联邦直辖区。
吉隆坡位在巴生河流域,东有蒂迪旺沙山脉为屏障,北方及南方有丘陵地环绕,西临马六甲海峡。吉隆坡的马来语意指“泥泞河口”,即巴生河和鹅唛河的交会处。
吉隆坡地处雪兰莪州中心,曾受到雪兰莪州政府的管辖。1974年,吉隆坡自雪兰莪州划分出来,组成第一个受马来西亚联邦政府管辖的联邦直辖区。马来半岛西侧海岸与东侧海岸相较起来,有较广阔的平原,因此促进吉隆坡发展,比其他城市还来得快速。[来源请求]都会区面积达243平方千米(94平方英里),平均海拔21.95米(72.0英尺)。
吉隆坡东临蒂迪旺沙山脉,西临印尼苏门答腊岛,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柯本气候分类法),长年温暖,四季如夏,日照充足,且降雨丰沛,特别是十月至隔年三月东北季风盛行时。气温长时稳定,最高温大约在摄氏31至33度之间,从未超过37.2度;最低温约在22至23.5度之间,未低于17.8度。平均年降雨量为2600毫米,虽然六月及七月较为干旱,但平均月降雨量大都超过127毫米。
降雨量突增时,时常有水患发生,特别是在市中心,低洼地区及下游区域。附近的苏门答腊岛发生森林火灾时,引起的尘土和灰烬会让吉隆坡深受霾害,是市区主要的污染来源,另有露天燃烧、汽机车及建地活动所造成的空气污染。
标签: 吉隆坡是哪个国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