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汪女士来电:孩子在市区一所幼儿园上大班,我想给他报名参加英语培训,“双减”政策下,学科类培训项目具体是指哪些课程?
海陵区教育局答复:根据国家“双减”文件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开展面向学龄前儿童的线上培训,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建议家长不要为孩子报名参加此类培训,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根据国家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的规定,在开展校外培训时,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物理、化学、生物按照学科类进行管理。对涉及以上学科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进行的校外培训,均列入学科类进行管理。少数不明确属于学科类或者非学科类的培训课程,教育部要求各地要组织相关专家,对于各种培训项目、实际培训的目的、培训的内容、培训的方式,都要进行综合研判。如果培训实质上是对这9类学科中的学科相关内容进行专门的学习,强调的是学科的知识导向,是为升学考试来服务的,片面强化相关学科的听、说、读、写、算方面的技能培训,那么就应当按照学科类来进行管理。
中国网11月15日讯(记者 刘佳)义务教育阶段,如何辨别哪些是学科类校外培训项目?教育部15日发布《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项目分类鉴别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就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项目进行清晰“画像”。《指南》分别从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评价方式等维度,对鉴别培训项目给出了明确细分,其中特别提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科类”鉴别有最终决定权。
四大特征 鉴别“学科类校外培训”
《指南》明确了鉴别依据,即要从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评价方式等四大维度,对培训项目进行综合考量,凡符合要求的,均列为学科类校外培训。
其中包括:一是培训目的以学科知识与技能培训为导向,主要为提升学科学习成绩服务;二是培训内容主要涉及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学习内容;三是培训方式重在进行学科知识讲解、听说读写算等学科能力训练,以预习、授课和巩固练习等为主要过程,以教师(包括虚拟者、人工智能等)讲授示范、互动等为主要形式;四是结果评价侧重甄别与选拔,以学生学习成绩、考试结果等作为主要评价依据。
明确标准后,如何判定、谁来判定是否是学科类校外培训项目呢?《指南》创设了三级指导机制,分别为分级指导机制、专家鉴别制度以及机构行业自律。《指南》明确提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地统筹,根据工作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可协助非学科类培训主管部门,提供有关项目分类鉴别意见,并对“学科类”鉴别有最终决定权。
分类管理 学科类校外培训严格落实“禁令”规定
自今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后,教培行业刮起了一阵强烈的“双减”之风。此次印发的《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项目分类鉴别指南》,也是教育部继《关于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范围的通知》后,对学科类校外培训的又一“概念式”定义。
在此前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范围的通知》中,特别明确划定,在开展校外培训时,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物理、化学、生物按照学科类进行管理。对涉及以上学科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进行的校外培训,均列入学科类进行管理。按照“双减”政策规定,此类校外培训机构须遵照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等“禁令”规定。
标签: 学科类培训包括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