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北风紧。
一场冷锋过境炸出了朋友圈里的一群晒雪狂魔。
被雪景震撼的南方人还是觉得少一点——温暖的美食。
初读《湖心亭看雪》,被一痕一点一芥的冬景冷得瑟瑟发抖,直到后来张岱说,见童子烧酒炉正沸——我猛然醒悟,这才是点睛之笔啊!
连青莲诗仙都在诗中大赞,“雪花酒上灭,顿觉夜寒无。 持此足为乐,何烦笙与竽。”
雪飘人间自然美丽,但确实寒冷,玩雪久了,人要冻得硬绷绷。
如果能吃着滚烫的火锅,喝着暖身的小酒,笑看琼飞玉散,才让人真切地留恋活在世间的每一个好日子,快乐得要跺起脚来。
尽管东北已经下过一轮雪了,但没关系,错过了初雪的我们还可以去这八个观雪圣地,吃饱喝足,当个人间逍遥客。
梦回旧皇城,赏雪围炉吃杂烩
雪后的故宫,让人一夜梦回明清。
雪后的三山五园,在雅致里透着历史的厚重。
上至贵族,下至平民,北京人都喜欢在雪天吃肉。
明朝的天启皇帝喜欢在冬天吃大杂烩,“炙牡蛎、炒鲜虾、田鸡腿及笋鸡脯,又海参、鳆鱼、鲨鱼筋、肥鸡、猪蹄筋共烩一处,恒喜用焉”。
现在的北京人不走那么复杂的流程,时间宝贵,铜锅涮肉最方便不过了。
铜锅聚热快,筷子夹着肉片,在滚水里涮过两三秒,等羊肉从婴孩一样的嫩红转到少女一样的粉白。请现在立马捞起——不然你只会得到一张浸湿了的旧布片。
就着这一口烫嘴的新鲜,在碧莹莹的鲜切韭菜花儿蘸料里走一趟。
冬日的烦恼便都在沾着辣油和王致和腐乳的羊肉里魂飞魄散。
雪满长安道,掰个泡馍如雪落
下了雪,西安便又成了长安。
大雁塔披挂一身白,坦然地接受每位游客的注目礼。
雪落时,踏入这座城市,便穿梭到千年前——“一夜回盛唐,喜迎天下盛”。
下雪的时候,人们下意识想吃一些温暖而扎实的碳水。
这时候,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泡馍最能够抚慰赏雪人的胃。
相传当年宋太祖穷困潦倒,流落长安,正好遇上一家羊肉店资助他羊肉汤一碗。汤泡饼下肚,顿时饥寒全无,精神大振。黄袍加身后的皇帝感念当年,对这一碗泡馍大加赞赏。
皇帝爱羊肉泡馍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引得来这的人都要打卡一碗羊肉泡馍,连最会吃的北宋文人东坡先生都留下了“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诗句。
但羊肉泡馍要做得好是件精细活,馍要掰得粒粒均匀,过小了易散,太大块泡着夹生。老道的食客会一边掰一边和朋友拉些家常,东家事西家事说完了,一碗珍珠样的白馍也掰好了。
人间惊鸿客,登山当喝牛肉汤
老君归隐处,神仙驾鹤归。老君山是很多人口中缩小版的仙境。
最妙的是雪后初晴,人越往山顶走,雾气便越浓,仿佛真的顺着阶梯走到了天宫之上。
爬山需要消耗很大的体力,在登顶之前,最好先去吃一碗泡了饼丝的牛肉汤。
以前的洛阳水旱灾害不断,粮食总有短斤缺两的时候。为了生存,当地人便想出粮食不够汤来凑的法子。
这样一碗能代替饭食的汤水,便代代相传,成为洛阳人的日常必备了。
洛阳牛肉汤成了随处可见的平民美食,每个人都吃得起,每个人都愿意夸。
牛肉汤最贵的原料是时间,这锅汤从傍晚开始就已经在灶上熬煮。
慢慢熬,锅里那个小儿枕头大的佐料包沁出棕色的浓香,茴香、陈皮、肉蔻、沙参……种种香料在汤里把前世今生回忆了遍,最终狠狠地和牛的肉香锁死。
盛出来的一碗牛肉汤有着勾魂摄魄的香气,丰盛的用料让这碗汤的口感醇郁厚实。这时候如果泡一份饼丝再加一勺辣子,呼呼吃下肚——便是给个神仙也不换。
安徒生梦境,精灵也吃手把肉
初识阿尔山,还是因为《亲爱的客栈》这部综艺。
夜幕来临时,雪精灵一样跳落到街灯上。
一迈步,就走进了安徒生的童话世界。
来了阿尔山,是不能错过手把肉的。
内蒙有广阔的草原,在这里生长的羊都是羊界的运动健将,肌肉鲜红紧实,连脂膏像一层白玉石。
只要一锅放了薄盐的白水去煮,用简单到极致的配料衬出羊肉这位绝对主角。
吃手把肉的时候把小刀握在手里,借薄而锋利的刀刃割下一片肉。只沾一点芝麻盐或韭菜花辣酱油就好,原汁原味的羊肉不带油腻的膻气,一点羊油入口即化,嘴里只留鲜嫩的甜。
吃过一口手把肉,我便成了汪曾祺的知音,毕竟他说过,“在我一生中吃过的各种羊肉的做法中,我以为手把羊肉第一。”
雪域天堂口,飞雪不及酥油轻
你要去看看纳木错的冰湖,那里是雪域天堂的入口。
纳木错很单纯,雪白、天蓝、山棕,色彩明丽,又纯粹得如同孩童的世界。
这个地方有举世无双的美景,也有独具特色的美食。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山高雪冷蔬菜少,人们天天吃烤肉难免上火。舌头长出几个火辣火辣的大燎泡来,愁死个人。
这时候还是喝一杯酥油茶吧。
酥油来自牛羊身上的奶汁,上百次的反复提炼分隔了奶中的脂肪和水,那一层又轻又顺滑的脂肪,便是酥油了。
有了酥油,自然还要有茶。和南方的朋友爱喝清茶不同,藏区朋友的茶放了食盐和酥油。在反复的捣拌后,茶汤和酥油融为一体,散出浓香。
茶叶降火清热,酥油补充热量,藏区人民的生活智慧在一杯顺滑的酥油茶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冰封神仙湾,馕括烟火人间味
下过雪的新疆,天地离得格外近。
神仙湾白雾弥漫,深林披白挂银,四围更幽静了。
人会在心里生出疑惑:自己到底是不是误闯了精灵的行宫?
新疆的冬雪让人仿佛置身幻境,而新疆的馕却给来人敞开了烟火人间的大门。
新疆的馕,水分少,不易腐坏,和新疆干燥的气候极其相配,是新疆游子念念不忘的一口乡愁。尽管汉族也有制作方法类似的烧饼,但在他们眼里,只有家乡那香脆的馕才是最好的。
谁也没有办法准确地说出,新疆到底有多少种馕。但人们都能在其中选到自己最喜欢的一款。
“谢克尔”馕像是中国版的甜甜圈,馕的表面结着一层亮晶晶的糖浆,下至三岁上至七十岁,没有谁能不被这一层甜蜜的外壳征服。
“克特拉玛”馕则是馕届的千层饼,吃的时候可以用刀子切割成一片一片,酥得要伸手接住,如果掉得满桌都是,那可要心疼好久。
速滑拟惊鸿,铁锅炖得天下鲜
得益于足有一千米落差的山体,亚布力拥有国内最好的滑雪场。
在这里,你可以听风观浮雪,也可以速滑拟惊鸿。
人在雪道上飞快地过,似神仙腾云驾雾。
运动过后,记得来吃一次铁锅炖感受一下当地人的热情。
东北人不拘小节,给他们一个铁锅,他们炖得下整个世界。
在哈尔滨,老乡们更喜欢炖鱼——没有人可以辜负松花江的“三花五罗七十二杂鱼”。
畅游松花江的鱼,不带半点土腥,鲜味赶超那些只能挨挨挤挤困居池塘的同类十条街。
美食家唐孙鲁就说过,“不论江湖河海,凡是能吃的鳞介类,热带的不如温带的,温带的不如寒带的,越往北,肉越细味越鲜。”
热气腾腾的铁锅炖鱼汤汁油润,东北的粉条和豆腐吸饱了浓郁的汤汁,在本味上又加了鱼的鲜味,咸香适口。
客人们被往往宁愿被豆腐烫得直吹气,也不愿舍掉那一口软烂。
在粗犷的铁锅里炖起一条鲜得掉眉毛的江鱼,这就是哈尔滨人待客的热情!
痴人温柔乡,温酒问得客来未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看西湖,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雪湖。
大雪更难得,雾凇沆砀,云与山皆白。
不如学那痴人张岱,看一痕长堤,一点湖心亭。
看雪的时候不妨温一壶绍兴黄酒。
浙江气候温热,鉴湖水水质清澈,软硬适中,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共同成全了绍兴黄酒的甘醇。
曾经也有人带了黄酒的酒曲到外地,但酿出来的酒甜得发渴,远没有绍兴本地黄酒的“味甘、色清、气香、力醇”。
所以说,黄酒,还是绍兴的好。食家袁枚就说过,绍兴的黄酒像两袖清风的官员,像阅尽世故的老者,人间一品醇厚。
如果用浓香的酱鱼与黄酒同品,就更加有味了。
中国很大,雪落在北京洛阳,像坠了一面镀上月光的银镜;
落在苏杭,像是推下一场吱吱呀呀的温柔梦。
人们总容易走马观花,觉得旅行不过是对枯燥生活的一场越狱。
去试一试吧,忘记自己在旅行,像当地人一样吃饭生活。
或许我们的肉身还在寒风里缩手缩脚,
但我们有热的黄酒、烫的牛肉汤或者一锅酥烂入味的哈尔滨炖鱼,
那冲天的香气,能在刹那间唤醒我们即将冬眠的灵魂。
走吧,赏雪去。
留在人间,不负人间。
参考资料:
1、[明]刘若愚:《酌中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