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我第一次来到1933老场坊的时候,它才刚开始招商不久,名字还是“大上海1933”。那时候大部分的房间都还空着,走廊里灯光黯淡,昏暗的灯光反射在灰色的水泥墙上,潮湿、昏暗、生硬,透入的光却刺眼、空旷、没有生气。
狭窄的窗口,回旋曲折的通道,没有色彩。中央区域周围的放射状通道,似乎处处相通,又似乎处处不通,是个很矛盾的地方。肉牛们经过这样的建筑,算是永远也找不到出路了。
1933老场坊坐落于虹口区沙泾路10号,是上海市第4批优秀历史建筑,原为民国时期的上海工部局屠宰场,尤其以屠宰牛为主。在当时,这是一个规模庞大、设计先进的现代化屠宰场。
1931年工部局购买了十八亩土地并全额出资兴建,由著名英国设计师设计、中国当时的知名建筑营造商建造,至1933年冬竣工。建造此场光建筑和设备就花费白银三百三十多万元,全部投资约为银元三百九十三万二千余元。当时每天可以宰杀300头牛、500头羊、100头牛犊和300头猪。
这么说起来,连屠宰场都有设计师,还是著名的。行业细分之下果然不只360行,且行行有状元。周星驰的电影《功夫》在这里取过景,只是分辨不出具体在哪个角落。
不过,真的不能小看这栋楼的设计。虽然建筑的窗子小,外面还有遮挡,但建筑里面那些八角形的水泥柱子是十分有特色的风格。
给牛走的通道的确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牛沿着只容一牛通过的狭窄小道一层一层走上去,经过一道一道门,最终进入某个水泥房间结束它的一生。牛肉经过切割,还要通过特别的通道传递。在建筑里可以看到一些贯穿上下的由建筑本身形成的管道。
我后来又不只一次来到这里,但是这里的生意一直都不见红火,整个建筑里有很多没有出租的房间,一些店面开了又关,留下乱七八糟的残骸。倒是在一楼多了一个“鬼屋”,这个主意相当不错,和老场坊的原始功能很相称。
标签: 上海1933老场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