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有四大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北京和上海一个政治、文化中心,一个经济中心成为直辖市很好理解,天津由于位置特殊,是拱卫首都的要地,得以直辖。那重庆为何能够成为直辖市呢?
直辖市虽然是比较现代的概念,但是早在宋朝时期就有类似的行政区划,北宋定都开封,而北宋时的京畿路只有开封府一个州府,可以算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直辖市”。当然,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直辖市是出现在清朝以后,北伐时设置有上海,武汉(后改为汉口特别市),南京,北平,天津等直辖市,不过当时称为特别市,1930年又改称院辖市。
至1948年时,全国院辖市已有很多,一共有12个。不过,在1954年大部分被撤销,直辖市只保留了三个,即北京,上海,天津。天津后来也被撤销直辖市,成为河北省的省会,不过最终又设为直辖市。1997年重庆成为直辖市,实际上这并不是重庆第一次成为直辖市。早在1939年,由于抗战需要,迁都重庆,重庆也成为当时院辖市之一。
重庆能够再次成为直辖市,有其独特的原因。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重庆,重庆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自古是成都的东面门户,重庆北有大巴山,南有大娄山、武陵山,嘉陵江在境内与长江穿汇合,顺时针方向与陕西省、湖北省、湖南省、贵州省、四川省接壤。
四川盆地古称巴蜀,成都为蜀,重庆为巴。西周封巴国,国都在今重庆市区,秦置巴郡。南北朝时,重庆称楚州,隋朝时改为渝州,重庆简称“渝”便是由此而来。唐宋沿袭之,直到宋徽宗时,改渝州为恭州。南宋光宗赵惇继位前曾为恭州,封地就在这里。赵惇登基后,升恭州为重庆府,以示庆贺。元末,明玉珍建立的大夏国,也以重庆为都,不过很快就被朱元璋灭了。
抗战时,重庆由于深处内陆,又为山城,成为名义上的陪都,实际上已为首都,因为当时首都南京已沦陷,重庆地位达到鼎盛。1954年,西南形势逐渐稳定后,重庆撤销直辖,并入四川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重庆是三线建设的重点城市之一,得到再次腾飞的机会,工业大发展,1983年成为第一个计划单列市。可见重庆经济实力之强,这也是日后重庆成为直辖的主要原因之一。
重庆直辖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首要原因就是当时四川省的面积实在太大。现在四川省面积为48.6万平方千米,是江苏省面积的四倍多,这还是分出重庆之后的面积。重庆直辖市面积约8.24万平方千米,快赶上江苏省面积了。重庆是四大直辖市中面积最大的一个,比其他几个(上海6340平方千米,天津1.1946万平方千米,北京16410.54平方千米)都要大的多。单从面积上来看,重庆完全相当于一个省,甚至比有的省面积都大。
图-长江三峡大坝
另一个原因是和长江三峡建设有关。原本是要设省会在湖北宜昌的三峡省,有利于对库区的专门管理,由于其他方面的原因,最终设立管理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重庆直辖市。
1985年,邓小平在会见国务院副总理李鹏时,提出了一个伟大的设想,即“将四川与重庆分家”,当时,许多中央干部得知邓小平的提议后,纷纷表示不同意,因为重庆已经归四川管辖多年了,突然分家会带来不好的社会影响。
在后来的十年里,四川、重庆一直没分家,就当众人以为这件事不会成真时,1997年,中央却宣布了“建立重庆直辖市”的决议,使重庆和四川正式分了家,对于中央的这一决议,很多人都表示十分疑惑。
那么,重庆为何会突然与四川分家?
其实,重庆早在建国后不久,便成了西南大区代管的直辖市,而中央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重庆曾是国民政府的“陪都”,早在战争年代,便成为了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949年11月,西南大部分地区刚刚解放,正是百废待兴需要建设之际,为了搞好这里的经济建设,中央将邓小平任命为了西南局第一书记,在主政西南的这段时间,邓小平实行以先富带动后富的政策,将重庆作为中心,推动当地的经济恢复和发展,为西南地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后来,邓小平被调任到了北京,担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在离开重庆的几十年里,邓小平依旧心系重庆,时刻关注着重庆的经济状况。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领导人经商议决定,将重庆市从四川省的计划任务中单独列出来,对重庆实行“第一次经济计划单列”。事实证明,重庆果然不负众望,到1957年时,它的工业总产值竟占到了四川的三分之一以上。
邓小平在得知这件事后,并不感到意外,他说,重庆本身就有着良好的经济基础,再加上它特殊的历史地位,国家更是大力支持它的发展,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并不稀奇。
1964年,国家将重庆再次将重庆列入了“第二次经济计划单列”,在这之后,国家对重庆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其投资数额高达上亿元,在国家的帮助下,重庆不仅本身的经济迅猛发展,还带动了附近了小城小镇的经济,成为了中国经济的中流砥柱。
时间进入到改革开放时期,此时我国的工作重点已经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为了搞好这项工作,我国将修建三峡大坝提上了议程。
这项工程的两个峡在重庆,如果要修建,三峡的水会冲入重庆东部地区,势必会造成一定的损失,再加上重庆人口多、不方便管理的问题,也使移民工作难以进行,所以,基于以上情况,不少人都想要放弃这项工程。
身为中央领导的核心人物邓小平,也很关心这个问题,本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他觉得不能随意地做出决策,必须要亲自去实地考察一番再说。
1980年7月11日,邓小平乘坐着轮船,由重庆的朝天门码头出发,顺江东下亲赴三峡考察。
站在甲板上的他,看着滔滔不绝的长江水,感慨的说道:“修建三峡大坝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好工程,你看这里水流湍急,礁石又如此众多,如果不搞大坝建设,长江中下游地区就会发生洪水,所以我们不要轻易的否定三峡工程的不好。”
跟随邓小平考察的干部指出,建设三峡大坝也有不好的地方,比如工程繁琐,不仅不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还需要人民迁居,邓小平听后也陷入沉思中,他在心中不断思索着,究竟要不要修建三峡大坝?
在思考期间,邓小平将心中的问题罗列了出来,他问船上的水利专家魏廷铮:“我听说,三峡水库在修建后,水库的水会变冷,到时候就连鱼都难以生存,另外,长江中下游的水稻和棉花会不会受影响。”
魏廷铮回答道:“还请放心,根据我们的设想,长江水通过水库下泄的水量每年大约有4510亿立方米,并且水库的库容只有过水量的百分之八,所以,在这期间水库的江水会不断交换,温差的变化也不会太大,根本不会影响渔业和农业。”
邓小平听后还是有些不放心,他告诉魏廷铮,这些都只是设想,必须拿出实例证明才行,魏廷铮听后,随即便以丹江坝举例,他说:“丹江坝的水占年降水量的二分之一,它蓄水后水体交换时间比较长,但即使是这样,水库下泄的水温也和江水的水温相差不大。”
邓小平接着问道:“怎么就相差不大了?”
魏廷铮耐心地解释着:“根据我们的实测,夏季的平均水温会降低2度,冬天的水温则会升高2度,所以这样小的温差变化,根本不会影响渔业和农业。”
邓小平又问:“我还有一个问题,鱼类的繁殖会受影响么?”
魏廷铮说:“大坝将江水隔开后,水库就是一个单独的生态环境,不会影响鱼类的天然繁殖,但会使下游的繁殖期有所推迟,这影响并不大。”
随后,邓小平又向众人问了许多问题,当内心的疑惑被一一解释清楚后,邓小平如释重负的说道:“三峡工程确实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按照实际情况来看,它是利大于弊的。”
乘船抵达武汉后,邓小平立马召开了三峡工程的研讨会,在会议上,邓小平明确地指出了几个问题,他说,长江两岸的物资都非常丰富,经济也比较发达,三峡大坝建好后,首先可以解决航运问题,使两岸地区的物资运输便利,其次,三峡大坝的水能可以发大量的电,可以解决传统发电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能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
说完这些,邓小平着重地强调了一句话:“建设三峡工程效益很大,轻率否定不好,还请党中央、国务院及相关部门的同志,回北京后抓紧研究。”
在这之后,中央经过反复的商讨研究,最终采纳了邓小平的意见,并着手研究起了三峡工程建设的细节问题,其中,最令中央头疼的便是移民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84年3月,国务院副总理李鹏递交了一份《关于开展筹备三峡工程》的报告,首次提出“建立三峡特区”,并由国务院直属领导,负责移民工作。
对于这个提议,国务院曾多次开会讨论,有人认为,“三峡特区”和“深圳特区”的性质不一样,如果这样命名就容易造成混淆,所以一些人就建议改名成“三峡行政区”或“三峡省”。
一时之间,中央全都围绕着这个问题讨论,但讨论了近一年之久,都没能得到一个确切的结果,直到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建议后,这件事才有了结果。
1985年1月19日,邓小平在参加完广东大亚湾核电站的合同签字仪式后,会见了国务院副总理李鹏,邓小平问他三峡工程的事研究的如何了。
李鹏苦恼地说:“移民是个大工程,我们为解决问题,想了一个办法,成立三峡行政区,用行政区的力量做好移民和经济开放工作,但中央的许多干部都说,行政区不符合《宪法》的规定,提议用‘三峡省’,但我又觉得这也不妥。”
邓小平听了李鹏的疑惑后,思忖良久后说:“可以考虑将四川分成两个省,一个以重庆为中心城市,另一个以成都为中心城市。”
李鹏听后恍然大悟,按照邓小平的意思看,如果重庆和四川分家,就可以单独管理长江三峡一带,这样也不用设什么“三峡行政区”了。
回到北京后,李鹏立即向中央传达了邓小平的建议,后来,中央在经过反复的研讨后,确实觉得筹建“三峡行政区”或“三峡省”略有不妥,因为三峡工程横跨湖北、重庆,如果要建立行政区或省,就会将一些省份的地区分出去,从而造成难以管理的巨大困难。
基于以上考虑,1986年5月8日,中央下达了《关于将三峡省筹备组改建为三峡地区经济开放办公室的通知》,为“建立三峡特区”的提议画上了句号。
在这之后,为了便于管理三峡工程,中央根据邓小平的“四川、重庆分家”设想,提出了设立重庆直辖市的构想,在经过数年的研究商讨后,国务院最终做出了决定,于1997年2月27日向全国人大提出了“将重庆设为直辖市”的申请,并通过了全国人大的表决。
6月18日重庆挂牌揭幕,成为直辖市,自此以后,三峡工程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移民的大多数工作等,正式由重庆管理。
为了方便管理,中央还将万县、涪陵、黔江两市一地划入了重庆直辖市,这些地区紧挨重庆,是三峡水利动工的地方,更占据了三峡库区三分之二以上的移民任务,在重庆直辖市的直接管理下,这些移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为三峡工程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建立重庆直辖市,不仅便于管理三峡地区,还促进了四川、重庆以及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的发展。
根据资料统计,四川省的总人数在20世纪末高达1.1亿多人,管辖的县级政区更是多达221个,是我国管辖县级行政单位最多的省份,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无法集中精力抓好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
当时,邓小平同志十分关心四川问题,他不止一次的向中央提出,必须要研究一下四川人口过多、地方太大、发展缓慢的问题。
而邓小平的这个担忧,则在重庆直辖市成立后被解决了,直辖市的成立,将四川省内的40个行政区县分走了,大大减轻了四川省政府的管理压力,令四川的经济有了明显的改善,其年经济生产值,从1997年的0.3万亿元,跃升到2020年的4.9万亿,直接翻了16倍。
此外,重庆的经济也实现了迅猛腾飞,在被确立为直辖市后,重庆由中央直接领导,充分发挥了发展经济的龙头效应,根据资料统计,重庆在1997年的城市化率只有29.5%,但在2007年时,却达到了48%,翻了近1.6倍。
老百姓的生活也发生了重大改变,在改革开放的影响下,大量的外资涌入重庆,建起了一栋栋的高楼大厦,重庆的GDP更是翻了好几翻。
2009年,随着三峡大坝的建立完成,航运得以开通,而这也使重庆也带动了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促进了中西部的发展,为中国经济的协调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后来,世人回顾这段历史时,都不得不赞叹邓小平同志的伟大,1985年邓小平提出“将四川、重庆分家”这一伟大创举,直接为我国的三峡工程建设开辟了一条新思路。
重庆直辖市建立后,更是带动了整个四川以及中西部的经济发展,事实证明,邓小平的提议果真高明!
标签: 重庆直辖市成立于哪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