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前后,气温升高,雨水增加,正是春耕的好时节,民间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种瓜,船装车拉”等谚语。
清明节的习俗很多,例如讲究禁火、祭祖、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老辈人说,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要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来热身。
因此,清明节既有对已逝亲人的无限怀念,又有踏青游玩得欢乐尽兴,是一个很特别的节日。
清明节又叫寒食节,清明节有哪些饮食习俗,有哪些传统美食呢?
一、清明节传统美食---清明果
清明果是通过采集田间的艾蒿清洗,捣烂取汁,和晾干的水磨糯米粉拌匀揉和成皮,然后包馅制作的米粉类软式点心。这种点心质感滑糯、糯韧绵软,看上去油绿如玉,吃起来甜而不腻,十分美味。
艾叶性温驱寒,是菜也是草药,在古代是一种很受推崇的食材。人们吃艾叶做的清明果,就是祈盼没病没灾,健康平安过上好日子。
二、清明节传统美食---薄饼
在山东省,老辈人讲究清明节扫墓后要烙薄饼吃。也有的地方习惯用一些野菜或者青菜,蘸点酱,用薄饼卷着吃,富裕点的人家,还会炒一点肉丝,一起卷着吃。
其中所包的蔬菜,肉丝,预示着今年农苗兴旺、六畜茁壮。有的地方,人们认为吃了卷着芹菜、韭菜的薄饼,会使人们更勤(芹)劳,生命更长久(韭),家业更兴旺。
三、清明节传统美食---馓子
我国大部分地区,自古以来就有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是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
古时候,清明节前面有个寒食节,寒食节不能动火,只能吃冷的食物,所以人们都提前把馓子炸好,清明的时候,可以用来当饭吃,也有的人家祭拜的时候,带上一些。后来清明节和寒食节合二为一了,但是清明节吃馓子的习俗却一直流传到现在。
现在人们生活好了,馓子就成为了一种日常的小点心,或者当做早餐来吃了,我们山东人吃馓子,喜欢就着点小咸菜之类的,清爽解腻,非常对味。
馓子的谐音是“散子”,寓意开枝散叶,人丁兴旺,生活富裕圆满。
四、清明节传统美食---鸡蛋
老辈人认为,清明节吃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鸡蛋圆溜溜的,象征着圆圆满满,多子多福,日子过得团圆如意。
古代寒食节,有禁火习俗,煮熟的鸡蛋,凉了也可以吃。在过去鸡蛋可是好东西,又有营养又抗饿,是度过寒食节的好饭食。
在过去,清明节这天不但要吃鸡蛋,还要玩鸡蛋。有的地方,流行“画蛋”,就是把煮熟的鸡蛋上涂抹上各种图案。清明节扫墓的时候,很多地方都会让孩子们把鸡蛋打碎,寓意着打破蛋壳,出人头地。
在我们山东一些地方,清明节这天,小朋友要玩碰鸡蛋,就是把两个鸡蛋对在一起,互相推,看谁能把对方的鸡蛋捏破,谁的鸡蛋先破,谁就算输了。
五、清明节传统美食---枣糕
枣糕又叫“子推饼”,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发面,夹枣蒸食。枣糕就是谷物类加上枣,符合春季养生增甘的目的。糕的谐音是高,吃枣糕寓意步步高,好运来、
小时候,奶奶做枣糕,我就在旁边捣乱。我一边赞叹奶奶做得漂亮,一边急不可耐地催促奶奶,又香又甜的枣糕,馋得我直流口水。蒸熟以后,我能吃上一整个的大枣糕,心里别提有多美了。
六、清明节传统美食---清明螺
螺狮也叫田螺,田螺有"盘中明珠"之美誉,田螺肉质丰腴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既是宴席佳肴,又是街头摊档别有风味的小吃,深受人们的喜爱。
螺蛳在泥土里冬眠,春天里爬出来。清明前的螺蛳泥腥气小,睡了一个冬天,肉质肥美,口感好。在过去,人们家中穷困、买不起鸡鸭鹅的人家,每到清明前后,就下河塘摸盆田螺来增加营养,肥美的田螺也能抵得上鹅肉的鲜美,故民间有 “清明螺,肥似鹅”的这一说法。
清明前后,人们下河塘摸螺蛳,螺狮用清水养两天,洗净泥沙,夹去尾端,放点葱,姜,干辣椒煮熟,就是一道好菜,下饭下酒都是极其美味的。
七、清明节传统美食---芥菜饭
清明前后,芥菜长得很旺盛,芥菜闻起来是有点特殊味道的,吃起来还会有点苦味。芥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膳食纤维,营养丰富。老辈人吃芥菜饭是取其“芥”的谐音,吃了芥菜饭,今年都不会长疥疮。
古时候有一种病叫疥疮,现在也有,疥疮的疖和芥菜的芥非常类似,他们是同音字,人们认为吃芥菜饭就可以免受病痛的折磨,逐渐养成了吃芥菜饭的习俗。
八、清明节传统美食---青团
清明吃青团的寓意是为了纪念先人、渴望团圆的意思。而且吃艾草做的青团子还可以预防疾病,提高自己的身体免疫力。
艾草捣碎以后挤压出绿色的汁液,跟糯米粉混合后揉面,然后再包裹上各种馅料,就做成青团了。
青团的馅心可以是红枣的、豆沙的甜味馅料,也可以是肉馅。做好之后放入蒸屉里面蒸熟就可以了。在过去,寒食节不能生活,人们都提前蒸好青团,留着扫墓,踏青的时候拿出来食用。
清明将至,记得吃这8种传统美食,寓意家人无病无灾,健康平安,吉祥如意。
标签: 清明节必吃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