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渭河冲积阶地的基础上,被风积黄土覆盖,复经晚近地质垂直断裂运动与河流切割后形成的阶梯状或台状黄土台塬,广义上仍属于渭河平原。作为西安市的一种特色地貌,为与冲积阶地相区别,人们习称“黄土台塬”。西安市黄土台塬主要分布在西安城区以东、以南的临潼、蓝田和长安县境内,周至县西南秦岭山前也有少量分布。面积64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6.46%。
黄土台塬的表层组成物质,下部多为第三纪末第四纪初的洪积、冲积、湖积砂砾石,上部为第四纪风积黄土,其间夹有约20层古土壤,总厚度达100~150米。台塬表面较为平坦,坡度不大,土壤疏松,适于耕作,海拔高度一般450~750米。台塬边缘以陡坎峭崖与冲积平原、河谷平原相接,相对高差50~300米,形成特殊的台状地貌。因受秦岭、骊山隆升的牵带,黄土台塬多由东南向西北倾斜,较大的台塬往往呈明显阶梯状倾斜。
资料图
黄土台塬虽然地面平坦和缓,土层深厚肥沃,但地下水位较低,灌溉较为困难,俗称“旱塬”。近40多年来,西安市以兴修水利工程为重点,加强对这一地貌区域的开发利用,多数台塬已成为重要的农业基地。
资料图
西安境内主要台塬有:
1、白鹿原
西安白鹿原
位于灞河、浐河之间,因传说周平王迁都洛阳途中,曾见原上有白鹿游弋而得名。汉文帝灞陵位于塬上,故亦称灞陵原。白鹿原长25公里,宽6~9公里,面积263平方公里,是西安境内最大的黄土台塬。塬面自东南向西北倾斜,海拔680~780米,东北侧高出灞河240~320米,西南侧高出浐河150~200米,塬面高亢,与灞、浐河谷高差悬殊。塬内荆峪沟顺塬面倾斜方向发育切割,将塬面分割为南北两部分,左侧南塬又称炮里原,塬面平缓;右侧北塬又称狄寨原,起伏较大。
2 、少陵原
少陵原
位于潏河、浐河之间。汉代本名鸿固原,汉宣帝葬于此塬,陵名杜陵,改称杜陵原;因宣帝许皇后葬在杜陵之南,陵墓较小,古时少小通假,又称少陵原。今少陵原泛指潏、浐河之间,南起引镇,北抵陆家寨的广大塬面,海拔470~630米,高出潏、浐河80~150米,以西北——东南向展开,宽6~10公里,塬面开阔,间有洼地,形成起伏,由东南向西北阶梯状倾斜,明显分为三级,一级台塬面海拔470~500米,二级540~570米,三级580~630米,各级之间以陡坎相接。
3、神禾原
神禾原
位于潏河、滈河之间,因后晋天福六年(公元941年)在原上发现一禾九穗而得名。由东南伸向西北,长约11公里,宽1.5~2公里,海拔490~600米,高出潏河、滈河40~100米。塬面由东南向西北阶梯状倾斜,明显分为三级,海拔高度分别为490~530米,540~570米,580~600米。因受流水侵蚀影响,塬面略有起伏,分布若干槽状洼地与缓丘状高地。
4、八里原
八里原
位于库峪河与汤峪河之间,由东南伸向西北,长约9公里,宽1.5~2.7公里,海拔590~680米,高出两侧低谷50~100米,塬面略向西北倾斜。八里原实质上是被汤峪河、浐河及库峪河切割的黄土覆盖三级阶地。
5、铜人原
铜人原
位于灞桥区洪庆以东,临潼县斜口以南,地当东去大道要冲,曹魏明帝欲将秦时所铸铜人中的两座运往洛阳,至此重不可致,只得弃留原下,故得名。系骊山山前高于灞河、渭河四级阶地的台塬。塬面海拔550~700米,以阶梯状向西北倾斜,坡度4°~10°,高出四级阶地50~200米。因受发源于骊山西侧诸多沟谷切割,塬面较为破碎,沟谷深切处起伏可达60~70米。塬面上沟状侵蚀、坡面侵蚀、沟谷边坡重力侵蚀均较显著,引水灌溉困难,在西安市境内各台塬中,属水土流失较严重而又干旱缺水的地区。
6、代王—马额原
马额原
位于临潼县新丰—零口以南,北以陡坎与渭河三级阶地相接,南靠骊东南丘陵,西起代王镇,东至临潼县边境与渭南阳郭原相连,东西长17公里,南北宽7~8公里,是西安地区仅次于白鹿原的第二大台塬。塬面海拔450~580米,自东南向西北微倾。除零河、戏河、龙河沟、清水沟等几条河流沟谷切割外,塬面基本完整。近几十年来,利用上述河流建造一系列蓄水设施,代王—马额原成为临潼县重要的农业区。
7、竹峪—翠峰原
竹峪—翠峰原
位于周至县西骆峪河口以西秦岭山麓地带,塬面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500~700米,明显分为二级,较低一级宽3~6公里,长20公里,西部以陡坎与渭河一级阶地相接,高差30~50米,东段与黑河洪积扇界限不明显,塬面较为完整平坦;较高一级宽5公里,长12公里,因受流水侵蚀,冲沟发育,地面破碎,塬面被切割成梁状地貌,水土流失较严重。
8、乐游原
乐游原
位于西安南郊曲江池以北铁炉庙附近,因汉宣帝在此游宴“乐不思归”,后于原上置乐游庙以祀而得名。宽200~350米,高出两侧平地10~20米,呈长梁状东西向延伸,实际上是被河流侵蚀后残留于渭河三级阶地上的梁状高地。
标签: 西安海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