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甸区的前身为汉阳县,古称晴川楚北大邑。商末周初,先隶南国,后属郧国。春秋战国时期,隶属楚国。秦统一中原时,属南郡。西汉时,北部属安陆县,南部滨长江一带属沙羡县。东汉初置沌阳县;三国时置石阳县;晋初改石阳为曲阳,后仍置沌阳县。
怀帝永嘉元年(307年),沌阳县迁至临嶂山下筑城,晋大将陶侃在此屯兵据守。隋开皇十七年(597年),沌阳县改名为汉津县。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因汉津县位于汉水北岸,依“水北为阳”,故改名为汉阳县。1992年,汉阳县撤销,改为武汉市蔡甸区。
蔡甸位于江汉平原东部末端,南有浩瀚长江滚滚东去,北有千里汉水逶迤而来,正处于两江交汇的三角地带,是武汉市的西大门。
据史书记载,魏、晋时期,距离蔡甸不远的临嶂山下就修建有临嶂古城。“蔡甸”这个名字早期为“蔡店”二字,据说是因为有一姓蔡的人家,在汉江边渡口处开设一小店而得名。
相传南宋年间,汉江下游南岸的一个无名渡口处,住着一户姓蔡的夫妇,他们搭了几间茅草屋,摆了个摊子,卖些瓜子、花生、芝麻饼子,还天天烧一锅开水,泡一缸花红茶,为江边停靠的船客和过渡行人解渴充饥。若有远道而来的行商借宿,他们也设法安排,让客人有吃有住,第二天还热情地送客人上路。他们人好,生意好,逐渐发富起来,将茅草屋改建成了砖瓦房,将小摊子变换成了客栈酒店。他们还在房屋前立起了一块招牌,叫“蔡店”。
后来,沿汉江筑起了堤坝,堤内大片水域消退成一个个湖泊,湖泊间陆地凸现出来。“蔡店”的主人也从江边搬进了堤内,堤内居住的人越来越多。四乡八岭从事各个行当的业者也陆续汇聚而来,逐渐并排筑屋,形成了街道、集镇。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这里成了下游南岸的重要商埠港口,以及商品的集散地。
清代朝廷派来了通判,设立了巡检司。到了清代乾隆二十八年(1793年),汉阳府认为这里离汉阳城很近,属城郭之郊,郊外称甸。于是将蔡店的“店”改为“甸”,其意是指蔡甸乃武汉畿甸之区。从此,“蔡甸”这个名字便沿用至今。
蔡甸是汉江下游的一个古老集镇,与临嶂古城紧邻,跨越千年;而单独成镇,也有数百年的历史。民国初曾一度设置为县佐公署,作为汉阳县行政公署的分署,还设立过湖北省水上警察公署,署所设在蔡甸镇河街。
1949年5月17日,蔡甸解放。1950年8月,原汉阳县政府机关由汉阳城区显正街迁治于蔡甸镇王家塘,蔡甸镇便成了汉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即县府城关镇。1992年9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湖北省汉阳县设立武汉市蔡甸区。因武汉市已设有汉阳区,故将蔡甸镇的镇名作为区名,现蔡甸镇更名为蔡甸街。
标签: 蔡甸区属于武汉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