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神聚居之所
2021-07-08
社会奇闻
众神聚居之所
特奥蒂华康,印第安语的含义是“众神聚居之所”。它是古代墨西哥人的宗教和经济中心。从古城遗址的规模可以判断,全盛期的城区面积21平方公里,人口将近20万,相当于同时期的罗马城,为古代世界最大城市之一。出土遗物证明,特奥蒂华康始建于公元前20多年。全城以两条垂直相交的大道为基线,向四方延伸。南北向的中轴干线叫“黄泉大道”或“死亡大街”,长1.6公里以上,有几段路面宽达42.3米,全城主要建筑物分列两旁。“黄泉大道”是由1325年南迁的阿兹特克人取的。当年他们进军到这里时,见城市破败,没有一座完整的房屋,大道两旁却有连绵不绝的棱锥形高台,误认为是坟墓,故取此名。城内有华丽的宫殿、神庙。平民的住宅非常庞大,每座房屋有一个内院,环着内院排列着50~60个房间。可惜这些建筑现在都已荡然无存。
出土文物中,彩绘陶器和石雕像最多。一尊水神雕像以几块巨石精心拼接而成,水神头戴冠冕,两耳佩垂饰物,脸部表情严肃,双眼深邃有神,衣袍上的几何图案和装饰线条相当严整。在没有铁器的年代,印地安人就已能将粗石雕琢得如此明快、洗练、准确。至于三足鼎式陶罐,釉面的光洁,花纹的精致,造型的巧妙,完全可以列入古代艺术名作之林。黄泉大道北端东面,屹立着修复了的太阳金字塔。四方体,分五层,逐层斜缩,总高64.5米。底边220米和230米,占地50600平方米。塔身铺镶着打磨平滑的素色、彩色或有雕刻图案的火山岩石板。台阶陡峭,攀登颇为不易。塔顶平台上本来应当有座太阳神庙,据说当年太阳神像面向东方,胸披金银饰片,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越过太阳塔前面的大广场,便可见到规模较小的月亮金字塔。这是祭祀月亮神的地方。广场可容数万人,可见当年祭祀规模之大。现存第三座大建筑在黄泉大道南端,那里有凹入式广场,三面环以平台式神庙多座,犹似城堡。最大的一座是六层金字塔,每层装饰着带羽毛项圈的蛇头和玉米轴组成的浮雕像,前者代表蛇神,后者代表雨神。蛇神是托尔特克人崇拜的图腾。据推测,太阳塔的建造年代是在公元7世纪,建筑周期至少50年。蛇神庙是稍后时间建的。在拉丁美洲的北部,从墨西哥到尼加拉瓜,到处有金字塔。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15世纪,居住此地的各个时代的印第安民族,相继兴建了10万多座大小金字塔。埃及金字塔虽然出名,但数量和规模难与拉美金字塔相比。它们的区别,前者是帝王的陵墓,后者是供奉和祭祀诸神的祭坛。可惜的是,拉美金字塔连同它们所在的城市都已淹没了,成了当今世界千古之谜。公元8世纪,特奥蒂华康消失了,可能是天灾、饥馑、瘟疫所致,或者是北方部落的入侵。也有人认为是一个新的贵族阶级兴起,与祭司(部落首领)抗衡,摧毁了最高神权统治,导致派系纷起,干戈不已,最终城毁人亡,同归于尽。近年对中美洲古文明的研究有了新的发现。特奥蒂华康等古城的毁灭,同祭坛杀人大多有关系。当年奴隶主的残暴统治令人齿寒,广大奴隶除了为建造金字塔无偿劳役外,还要忍受在金字塔顶用活人祭天的可怕牺牲。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奴隶主要用活人的心脏献给太阳神、雨神;牺牲得越多,神“施恩”越大。金字塔那陡窄的阶梯,据说是为了祭天后便于尸体从塔顶滚下来。祭天时,先在塔顶的神庙旁,由四名祭司将人摔昏,然后用刀开膛,取出跳动的心脏供于祭台。若逢金字塔落成大典,杀害成千上万人活祭并不稀罕。那么多的金字塔,那么频繁的祭事,再大的民族也会趋于衰亡。如此繁华的特奥蒂华康,为何消失于热带丛林之中。由于没有文字记载,哪一位考古学家也不能作出准确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