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作家、史学家和道家的创始人,与当时的孔子一样有名,而庄子又称老庄。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自明的教导。在权力方面,老子注重事物必须逆转的理论。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双重实践的先祖,注重思想开放、不与人竞争的实践。
孔子在早年间便去周国寻守藏室史,也就是老子,去请教礼乐道德之礼,这便是著名的"孔子问礼"的故事。相传孔丘与老聃相别后,成为了闻名遐迩的贤人,而转眼便是十七八年,至五十一岁,孔子虽觉礼义已通,却仍未学得大道。闻老聃回归宋国沛地隐居,特携弟子拜访老子,以求得天地大道。老子称孔子已为贤才,又有何指教。孔子对答,弟子空游十数载,未尝入大道。老子便点化孔子,孔子略有所思却不得要领。
见状,老子道:"由宇宙本始观之,万物皆气化而成、气化而灭也。人之生也,气之聚也;人之死也,气之散也……"畅谈物我有无,生死贵贱,是非宠辱。孔丘闻之,觉已为鹊,飞于枝头;觉己为鱼,游于江湖:觉己为蜂,采蜜花丛;觉已为人,求道于老聃。不禁心旷神达,说:"吾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今五十一方知造化为何物矣!我日日求道,不知道即在吾身!"这便是孔子之云:五十而知天命。
相传老子长寿,大约于周元王五年(前471)死于秦国,享年一百零一岁。《庄子·养生主》有:"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然而老子是非真的有如此长寿,却也是不得而知,但是西出函谷后选择了归隐故处应该正是老子真正的归宿,后世有感于老子的深刻思想,将其神话,也是史料之所以对老子的记载不甚详略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