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闻

强词夺理什么意思?强词夺理典故出处介绍

2021-01-03 考古发现 强词夺理什么意思?强词夺理典故出处介绍

刘表去世后,刘琮继承刘表官爵掌管荆州。曹操率领大军南下,在蔡瑁等人的劝说下刘琮选择投降,将荆州无条件送给曹操。但荆州作为战略要地,一旦被曹操占据就会直接威胁到孙权还有刘备,于是诸葛亮来到东吴洽谈双方结盟一事。期初孙权也是犹豫不决,不知该降还是该战。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强词夺理”,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背后的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强词夺理什么意思?强词夺理典故出处介绍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发生在诸葛亮“舌战群儒”期间,相关人物为诸葛亮和严畯。原文如下:

座上一人忽曰:“孔明所言,皆强词夺理,均非正论,不必再言。且请问孔明治何经典?”孔明视之,乃严畯也。孔明曰:“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兴邦立事?且古耕莘伊尹,钓渭子牙,张良、陈平之流。邓禹、耿弇之辈,皆有匡扶宇宙之才,未审其生平治何经典。岂亦效书生,区区于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乎?”严畯低头丧气而不能对。

强词夺理什么意思?强词夺理典故出处介绍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诸葛亮来到江东,打算说服孙权与刘备组成孙刘联盟,共同对抗曹操。但在与孙权见面之前,诸葛亮遭到东吴主张投降曹操的文臣责难,于是出现了诸葛亮“舌战群儒”的精彩场面。在这些文臣中有一位名叫严畯,责问诸葛亮有何著作。但诸葛亮却以“寻章摘句,世之腐儒”巧妙应对,令严畯垂头丧气。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便是严畯口中的“强词夺理”,意为无理强辩,没理硬说成有理。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强词夺理什么意思?强词夺理典故出处介绍

众所周知,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可谓是头号主角。为了突出诸葛亮,作者改编或虚构了大量故事以丰满人物,像“舌战群儒”就是其中的一例。按照《三国志》的记载,诸葛亮来到江东说服孙权确有其事,但“舌战群儒”却没有发生过。因此,所谓诸葛亮驳斥严畯自然也就不是事实。

说起历史上的严畯,的确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大学者,据《三国志·严畯传》记载,严畯本人徐州彭城人氏,在文学上造诣极高,“善诗、书、三礼,又好说文……畯著《孝经传》、《潮水论》,又与裴玄、张承论管仲、季路,皆传于世。”汉末天下大乱之际,严畯从徐州来到江东,经张昭推荐被孙权任用,先后担任过骑都尉、从事中郎等职。鲁肃病逝后,孙权一度打算让严畯接替。可见孙权对于严畯的能力是非常认可的。

强词夺理什么意思?强词夺理典故出处介绍

严畯与诸葛亮一家也颇有渊源。《三国志·严畯传》中说,严畯与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不仅如此,孙权称帝后,曾经派严畯出使蜀汉,受到诸葛亮的隆重接待,“蜀相诸葛亮深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