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闻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处典故介绍 “青”和“蓝”分别是什么意思?

2021-01-03 考古发现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处典故介绍 “青”和“蓝”分别是什么意思?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一句非常经典的诗句,这句话最早出自荀子的《劝学》。字面意思是,靛青是从蓼蓝里提炼出来的,但是颜色比蓼蓝更深。寓意后人要胜过前人,学生要超过老师。可能还有很多小朋友不太清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典故是怎样的,这次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背后发生的故事。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上的一段井喷期,当时实现了很多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荀子也正是其中一位。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处典故介绍 “青”和“蓝”分别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出自战国时期文学家荀子的《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青:是指靛青,青色颜料。蓝:是指蓼蓝,一种植物。

意思是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的。

譬如靛青这种染料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块是冷水凝结而成的,然而却比水更寒冷。

荀子用靛青比喻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后起之秀,而用蓝草比喻他们的老师或前辈。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处典故介绍 “青”和“蓝”分别是什么意思?

南北朝时期,老师孔璠和学生李谧就演绎了一段青出于蓝的故事。

李谧从小就是个学霸,他记性好,学习认真,四书五经倒背如流。有这样的优等生,做老师的也很欣慰。李谧那时候的老师还不是孔璠。

李谧学业见长,有一天,老师觉得自己教不了这个学生了,再教下去就是误人子弟,决定给他推荐一个更加优秀的老师——孔璠。孔璠是当地名人,算得上是博学鸿儒。老师对李谧说:“你去给孔璠当学生吧,方圆百里之内,恐怕只有他能当你的老师了。”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处典故介绍 “青”和“蓝”分别是什么意思?

李谧在十八岁那年才去拜孔璠为师,两人一谈,孔璠觉得这个学生基础扎实,悟性不差,就把他收下了。孔璠因门下学生众多,最初也没有对李谧特别关注,只不过把他当成普通的一员。但李谧的勤奋引起了孔璠的注意,不久之后发生的一件事情使孔璠确信李谧是可造之才。一天,李谧去孔璠家请教问题,师生投缘,一聊就没个完。等聊得差不多了,一看天色已经很晚了,孔璠说:“你住的地方离这儿远,干脆你就在我家书房囫囵着睡一觉,明天再回去吧,咱师生之间也别太见外。”李谧点头答应了。第二天清晨,天刚破晓,孔璠起来小解,看见书房还亮着灯,觉得奇怪,到窗外一看,只见李谧还坐在书案前认真看书呢,原来他一宿未睡。孔璠赞许地自语道:“学习的劲头这么大,我这辈子还第一次看到,这小子今后有出息。”

知识在于积累,李谧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成效慢慢显现出来,几年后在孔门弟子中已经是第一人,孔璠也十分赏识他。有一次,孔璠遇到一个问题,想了半天想不明白,这时他突然灵机一动:何不找李谧问问,没准他明白。于是孔璠很郑重地向李谧请教,李谧还真给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处典故介绍 “青”和“蓝”分别是什么意思?

那时候极讲究师道尊严,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不能随便颠倒的,大学者孔璠向学生李谧请教这件事有点石破天惊,立刻在好友之间传开了。老朋友和孔璠开玩笑:“你向自己的学生请教,就不怕别人笑话?”孔璠坦然一笑,说:“没办法,谁让他知识比我渊博呢。学习的目的在于求知,谁知识多谁当老师。”后来当地人编了一首短歌来赞颂这件事:“青成蓝,蓝谢青;师何常,在明经。”就是说:李谧青出于蓝,超过了老师;谁当老师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明白道理。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社会规律,我们应对这种现象感到欣喜。如果老师超不过学生,后辈比不上前辈,将是整个社会的悲哀。健康的社会应该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提供必要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