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闻

抖擞精神什么意思?抖擞精神典故出处介绍

2021-01-03 考古发现 抖擞精神什么意思?抖擞精神典故出处介绍

后人对赵云的评价一直存在两种说法。有人觉得他是怀才不遇,一生跟随刘备却得不到重用;有人觉得这是因为赵云能力平平,刘备并没有对他不公。赵云的实力的确有在演义中被放大,但赵云的为人还有对蜀汉的忠诚度完全不输诸葛亮。到了诸葛亮北伐期间,年迈的赵云依旧甘愿担任冲锋,给后人起到了一个表率的作用。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抖擞精神”就和赵云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吧。

抖擞精神什么意思?抖擞精神典故出处介绍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十二回,发生在诸葛亮“一出祁山”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赵云和韩德。原文如下:

韩德带四子并西羌兵八万,取路至凤鸣山,正遇蜀兵。两阵对圆。韩德出马,四子列于两边。德厉声大骂曰:“反国之贼,安敢犯吾境界!”赵云大怒,挺枪纵马,单搦韩德交战。长子韩瑛,跃马来迎;战不三合,被赵云一枪刺死于马下。次子韩瑶见之,纵马挥刀来战。赵云施逞旧日虎威,抖擞精神迎战。瑶抵敌不住。三子韩琼,急挺方天戟骤马前来夹攻。云全然不惧,枪法不乱。四子韩琪,见二兄战云不下,也纵马抡两口日月刀而来,围住赵云。

云在中央独战三将。少时,韩琪中枪落马,韩阵中偏将急出救去。云拖枪便走。韩琼按戟,急取弓箭射之,连放三箭,皆被云用枪拨落。琼大怒,仍绰方天戟纵马赶来;却被云一箭射中面门,落马而死,韩瑶纵马举宝刀便砍赵云。云弃枪于地,闪过宝刀,生擒韩瑶归阵,复纵马取枪杀过阵来。韩德见四子皆丧于赵云之手,肝胆皆裂,先走入阵去。西凉兵素知赵云之名,今见其英勇如昔,谁敢交锋?赵云马到处,阵阵倒退。赵云匹马单枪,往来冲突,如入无人之境。

抖擞精神什么意思?抖擞精神典故出处介绍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诸葛亮一出祁山,老将赵云毛遂自荐,要求担任大军先锋。诸葛亮苦劝不住,只得让邓芝担任赵云的副将,并拨给赵云精兵五千。两军阵前,西凉大将韩德的四个儿子围殴赵云,结果韩瑶被擒,其余三子均死于赵云之手。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抖擞精神”,意为精神振奋、充实。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宋代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杭州光庆寺遇安禅师》中的“(僧)问:‘光吞万象从师道,心月孤圆意若何?’师曰:‘抖擞精神着。’”

《三国演义》中的赵云,令人印象极为深刻。作者笔下的赵云,在战场上威风八面,所向披靡,从无败绩,上面提到的勇战四将便是其中的一例。不过,这个故事虽然非常精彩,但却并非死历史的真实。

抖擞精神什么意思?抖擞精神典故出处介绍

按照史料的记载,诸葛亮“一出祁山”时,赵云却有参战,但并不是北伐大军的先锋,而是一路偏师。据《三国志·赵云传》载:“明年,亮出军,扬声由斜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亮令云与邓芝往拒,而身攻祁山。云、芝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

从这段史料可以发现,诸葛亮之所以派赵云兵出箕谷,是为了迷惑曹军西北统帅曹真,让其将主力用来对付赵云,以便北伐大军主力乘虚而入。尽管这一举动在战役开始之初受到一定效果,但随着马谡兵败街亭,不仅北伐大军主力不得不全线撤退,赵云统率的这支偏师也很快遭到曹真的猛攻,虽然没有大败,但遭受损失也是必然的。故此,战后赵云也受到了贬职的处罚。可以这么说,历史上的赵云在这一战中并无任何精彩的表现。

抖擞精神什么意思?抖擞精神典故出处介绍

至于小说中提到的赵云杀死三将、活捉一将的事迹,也是个子虚乌有的事情。无论是韩德还是他的四个儿子,都是小说作者虚构出来的人物,在历史上并不存在。还是那句话,他们都是作者为了塑造赵云的高大形象而虚构出来的“龙套”。